不立文字的意思 不立文字的讀音和出處
- 不
- 立
- 文
- 字
- 成語名稱:
- 不立文字
- 成語拼音:
- [bù lì wén zì]
- 成語解釋:
- 佛家語,指禪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經卷,唯以師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傳法授受。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七佛 釋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成語例句:
-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既非如霍光、寇準之不學無術,又非如釋氏之不立文字,瞎著去參。”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指口頭傳授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不立文字
- 英文翻譯:
- by means of non-literatur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不立文字”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比喻的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悟道 不涉 文字 師徒 心心相印 理解 契合 授受
“不立文字”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立】:1.站1:立正。肅立。坐立不安。2.使豎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見影。把梯子立起來。3.直立的:立柜。立軸。立領。4.建立;樹立:立功。立志。5.制定;訂立:立法。立約。立個字據。6.指君主即位。7.指確定繼承地位;確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獨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不立文字”的近義詞
“不立文字”的相關成語
“不立文字”的關聯成語
不字的成語
立字的成語
文字的成語
字字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立開頭的成語
文開頭的成語
字開頭的成語
bu的成語
li的成語
wen的成語
zi的成語
blwz的成語
不立什么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文什么的成語
不什么什么字的成語
什么立文什么的成語
什么立什么字的成語
什么什么文字的成語
“不立文字”造句
禪宗以頓悟為特色,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拈花微笑,具有智慧的獨特魅力。
全真教仿效佛教禪宗,不立文字,在修行方法上注重內丹修煉,反對符箓與黃白之術,以修真養性為正道,以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為宗。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所說傳的就是這個真心。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所以禪宗講究不立文字以心傳法乃至呵佛罵祖,蓋因于此。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大乘佛法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是不外傳之禪,何需小炒呢?
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不立文字的意思 不立文字的成語解釋 不立文字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