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四字成語 (38036個)

    401

    兵不由將

    成語拼音:
    bīng bù yóu j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下級不服從上級的指揮。
    成語出處:
    明·徐渭《續英烈傳》第22回:“燕兵知是天助,乘風大呼縱擊。南兵亂慌慌,只覺風聲皆兵,哪里還敢戀戰。遂兵不由將,將不顧兵,各各奔潰。”
    402

    八百姻嬌

    成語拼音:
    bā bǎi yīn jiāo
    成語解釋:
    姻嬌:美女。指美女眾多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他雙瞎,便宜的八百姻嬌比并他,也未必強如俺娘娘帶破賺丹青畫。”
    403

    彬彬有禮

    成語拼音:
    bīn bīn yǒu lǐ
    成語解釋: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3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禮。”
    404

    不拔一毛

    成語拼音:
    bù bá yī máo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吝嗇
    成語出處:
    宋 秦觀《浩氣傳》:“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愛者至于摩頂放踵。”
    405

    兵不厭權

    成語拼音:
    bīng bù yàn quán
    成語解釋:
    見“兵不厭詐”。
    成語出處:
    《后漢書·虞詡傳》:“今其眾新盛,難與爭鋒,兵不厭權,愿寬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閡而已。”
    406

    百不一爽

    成語拼音:
    bǎi bù yī shuǎng
    成語解釋:
    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成語出處:
    《清史稿·戴敦元傳》:“至老,或問僻事,指革書案卷,百不一爽。”
    407

    百不一遇

    成語拼音:
    bǎi bù yī yù
    成語解釋: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極其難得。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哀帝紀下》:“言立策成,終無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見,萬不及一也。”
    408

    本本源源

    成語拼音:
    běn běn yuán yuán
    成語解釋:
    本本:根本;源源:源頭。多指事物的根源和本相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2回:“從頭至尾,抹角轉彎,本本源源,滔滔汩汩的,告訴母親一遍。”
    409

    兵不厭詐

    成語拼音:
    bīng bù yàn zhà
    成語解釋:
    詐:蒙騙。用兵作戰可以經常使用偽裝;以迷惑對方。在兵法中被稱作詐。比喻在作戰時戰勝敵人;要靠謀略。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410

    不便之處

    成語拼音:
    bù biàn zhī chù
    成語解釋:
    指不方便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54回:“阿珠要自己去勸,畢竟有好些不便之處,亦不敢上樓。”
    411

    卑不足道

    成語拼音:
    bēi bù zú dào
    成語解釋:
    道:說,講。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成語出處:
    紹劇《龍虎斗》第三場:“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賊心存異志,宋室難安。”
    412

    不敗之地

    成語拼音:
    bù bài zhī dì
    成語解釋:
    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的境地。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敗之地。”
    413

    八拜之交

    成語拼音:
    bā bài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舊時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
    414

    敗兵折將

    成語拼音:
    bài bīng zhé jiàng
    成語解釋:
    折:損失。軍士和將領都遭到損失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6回:“袁本初敗兵折將。”
    415

    百般折磨

    成語拼音:
    bǎi bān zhé mó
    成語解釋:
    用各種方式使人在肉體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成語出處:
    宋 李昉《太平廣記 精察二 孟簡》:“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個婦女……然后揪著她的頭發把頭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來就瘦弱多病,并且懷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416

    北鄙之聲

    成語拼音:
    bēi bǐ zhī shēng
    成語解釋:
    指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
    成語出處:
    見“北鄙之音”。
    417

    不賓之士

    成語拼音:
    bù bīn zhī shì
    成語解釋:
    賓: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見和建議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黨傳》:“天子以示公卿,詔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賓之士。’”
    418

    悲不自勝

    成語拼音:
    bēi bù zì shèng
    成語解釋: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平帝紀》:“太后因號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勝。”
    419

    不辨真偽

    成語拼音:
    bù biàn zhēn wěi
    成語解釋:
    辨:分辨。偽:虛假。無法辨別真的和假的。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九回:“晉文公先年過曹,曹人多有識得的,其夜倉卒不辨真偽。”
    420

    不白之冤

    成語拼音:
    bù bái zhī yuān
    成語解釋: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無法辯白或無處申訴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2回:“非貪生怕死,實欲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 四字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