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品質 (1133個)

    741

    守身如玉

    成語拼音:
    shǒu shēn rú yù
    成語解釋:
    保持節操,象玉一樣潔白無瑕。也泛指愛護自己的身體。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兒守身如玉,豈肯墮入污泥!”
    742

    視死如飴

    成語拼音:
    shì sǐ rú yí
    成語解釋:
    指甘心死去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四折:“蒯徹本以口舌從事,與武涉同時,為主其心,吠堯何罪,甘赴鼎鑊,視死如飴,誠壯士也。”
    743

    隨聲是非

    成語拼音:
    suí shēng shì fēi
    成語解釋:
    別人說是,自己也說是;別人說不是,自己也說不是。謂毫無主見,一味盲從。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豈不哀哉。”
    744

    順水推船

    成語拼音:
    shùn shuǐ tuī chuán
    成語解釋:
    比喻順應情勢說話行事。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擠眉弄眼,俐齒伶牙,攀高接貴,順水推船。”
    745

    順水推舟

    成語拼音:
    shùn shuǐ tuī zhōu
    成語解釋:
    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著某個趨勢或某種方便;說話辦事。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你休得順水推舟,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746

    舍死忘生

    成語拼音:
    shě sǐ wàng shēng
    成語解釋:
    舍死:舍得犧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鎖魔鏡》第二折:“你須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勛。”
    747

    順水行舟

    成語拼音:
    shùn shuǐ xíng zhōu
    成語解釋:
    同“順水推船”。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小的聞得老爺補升此任,亦系賈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賈府之親,老爺何不順水行舟,作個整人情,將此案了結,日后也好去見賈府王府。”
    748

    生殺予奪

    成語拼音:
    shēng shā yǔ duó
    成語解釋:
    生:讓人活;殺:把人處死;予:給予;賞賜;奪:剝奪;處罰。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生死、賞罰大權。
    成語出處:
    《周禮 春官 內史》:“五曰殺,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奪。”
    749

    士死知己

    成語拼音:
    shì sǐ zhī jǐ
    成語解釋:
    士:有才識的人。為了報答知己,不惜犧牲生命。亦作“士為知己者死”。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
    750

    書生之見

    成語拼音:
    shū shēng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指書呆子的見解
    成語出處:
    宋·邵博《聞見后錄》卷一:“予謂議者以本朝養兵為大費,欲復寓兵于農之法,書生之見,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751

    神通廣大

    成語拼音:
    shén tōng guǎng dà
    成語解釋: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廣大無邊。現形容本領高超;無所不能。
    成語出處:
    《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詩話》:“師曰:‘你神通廣大,去必無妨。’”
    752

    喪天害理

    成語拼音:
    sàng tiān hài lǐ
    成語解釋:
    做事兇狠殘忍,全無道德。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回:“急于做官,所以喪天害理,至于如此。”
    753

    身體力行

    成語拼音:
    shēn tǐ lì xíng
    成語解釋:
    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圣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
    754

    升堂入室

    成語拼音:
    shēng táng rù shì
    成語解釋:
    古代宮室,前為堂,后為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的成就。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755

    識文斷字

    成語拼音:
    shí wén duàn zì
    成語解釋:
    知曉文字。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8回:“當著人家識文斷字的人兒呢?別掄葷,看人家笑話。”
    756

    市無二價

    成語拼音:
    shì wú èr jià
    成語解釋:
    買賣沒有兩種價錢,買賣公道,不欺騙人。形容社會風氣好。亦作“市不二價”。
    成語出處:
    《漢書·王莽傳上》:“又奏為市無二價,官無獄訟。”
    757

    肆無忌憚

    成語拼音:
    sì wú jì dàn
    成語解釋: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憚:懼怕;畏懼。任意妄為;一點顧忌、畏懼也沒有。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則肆欲妄行,而無所忌憚矣。”
    758

    舍我其誰

    成語拼音:
    shě wǒ qí shuí
    成語解釋:
    舍:除了。除了我還有哪一個?形容人敢于擔當,遇有該做的事,決不退讓。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759

    喪心病狂

    成語拼音: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成語解釋:
    喪:喪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瘋狂。喪失理智;像發了瘋一樣。形容言行昏亂或兇殘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宋史 范如圭傳》:“如圭獨以書責檜以曲學倍師,忘仇辱國之罪,且曰:‘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
    760

    三心兩意

    成語拼音:
    sān xīn liǎng yì
    成語解釋:
    見“三心二意”。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兩意。”
    * 品質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