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 (1133個)
-
781
挑撥離間
- 成語拼音:
- tiǎo bō lí jiàn
- 成語解釋:
- 搬弄是非;使別人不團結。挑撥:引起;挑動;離間:隔開、拆散;使人不和睦。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9回:“這個姓胡名福,最愛挑撥離間。”
-
782
天不怕,地不怕
- 成語拼音:
- tiān bù pà,dì bù pà
- 成語解釋:
- 形容無所畏懼,什么都敢干。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老爺小時何曾像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
-
783
推誠布公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bù gōng
- 成語解釋:
- 示人以誠,公正無私。
- 成語出處:
- 明·劉元卿《賢奕編·官政》:“亦使士大夫識得行記己用世規模,須在推誠布公,集謀廣益。”
-
784
鐵杵成針
- 成語拼音: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明 鄭之珍《目連救母 四 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
785
圖財害命
- 成語拼音:
- tú cái hài mìng
- 成語解釋:
- 圖:謀取。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 成語出處:
-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你如今將俺主人擺布死了,故意將這繡鞋揣在懷里,正是你圖財致命,便待干罷。”
-
786
貪財好色
- 成語拼音:
- tān cái hǎo sè
- 成語解釋:
- 貪圖財貨,喜好女色。
- 成語出處:
- 《漢書·高帝紀》:“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
-
787
推誠接物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jiē wù
- 成語解釋:
- 拿出真心來對待別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元海載記》:“明刑法,禁奸邪,輕財好施,推誠接物,五部俊杰無不至者。”
-
788
通才練識
- 成語拼音:
- tōng cái liàn shí
- 成語解釋:
- 博學多才,見識練達。
- 成語出處:
- 唐·崔尚《唐天臺山新桐柏觀之頌序》:“夫其通才練識,贍學多聞,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
789
貪吃懶做
- 成語拼音:
- tān chī lǎn zuò
- 成語解釋:
- 謂又饞又懶。
- 成語出處:
-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看他如此貪吃懶做,真像有磨子在肚子里牽的一般。”
-
790
推誠相見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 成語解釋:
- 指以真心對待人。推:展示;誠:誠實的心意。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慕容紹宗傳》:“我與晉州推誠相待,何忽輒相猜阻,橫生此言。”
-
791
推誠置腹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zhì fù
- 成語解釋:
- 同“推心置腹”。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卷:“吾推誠置腹,何愁彼不賓服?”
-
792
偷東摸西
- 成語拼音:
- tōu dōng mō xī
- 成語解釋:
- 指小偷小摸。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那個弟子孩,不似好人,偷東摸西,打發他去了吧。”
-
793
吐膽傾心
- 成語拼音:
- tǔ dǎn qīng x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痛快地說出了心里話。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承信方敢吐膽傾心,告訴道:‘小將建州人,實姓范。’”
-
794
貪多務得
- 成語拼音:
- tān duō wù dé
- 成語解釋:
- 貪:求多;務:務必。原指學習上務求盡多地獲得知識。后泛指對其他事物貪多并務求取得。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進學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
-
795
貪得無厭
- 成語拼音:
- tān dé wú yàn
- 成語解釋:
- 貪:求多;得:獲取;厭:滿足。追求財物沒有滿足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四游記 三至岳陽飛度》:“洞賓嘆曰:‘人心貪得無厭,一至于此!’”
-
796
貪而無信
- 成語拼音:
- tān ér wú xìn
- 成語解釋:
- 貪婪而又不守信用。漢·應劭《鮮卑胡市議》:“以為鮮卑隔在漠北,犬羊為群,無君長帥廬落之居,又其天性,貪而無信。”
- 成語出處:
- 漢·應劭《鮮卑胡市議》:“以為鮮卑隔在漠北,犬羊為群,無君長帥廬落之居,又其天性,貪而無信。”
-
797
天高皇帝遠
- 成語拼音:
- 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 成語解釋:
-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權力達不到。現泛指機構離開領導機關遠,遇事自作主張,不受約束。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臺溫處樹旗謠》:“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
-
798
偷合茍容
- 成語拼音:
- tōu hé gǒu róng
- 成語解釋:
- 偷:茍且。奉承迎合別人,使自己能茍且地生活下去。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臣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敬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
799
貪賄無藝
- 成語拼音:
- tān huì wú yì
- 成語解釋:
- 賄:財物;藝:標準、準則,引伸為法度、限度。貪求財物沒有限度。指反動的統治階級無限制地搜刮民財。
- 成語出處:
- 《國語 晉語八》:“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藝。”
-
800
堂皇正大
- 成語拼音:
- táng huáng zhèng dà
- 成語解釋:
- 形容言行光明公正,不偏不倚。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四回:“寶玉又聽寶釵這一番話,半是堂皇正大,半是體貼自己的私心,更覺比先心動神移。”
* 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