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品質 (1133個)

    641

    犬馬之力

    成語拼音:
    quǎn mǎ zhī lì
    成語解釋:
    猶犬馬之勞。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不才愿施犬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
    642

    輕諾寡信

    成語拼音:
    qīng nuò guǎ xìn
    成語解釋:
    輕:輕易;輕率;諾:許諾、應允;寡:少。輕易答應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643

    前怕狼,后怕虎

    成語拼音:
    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
    成語解釋: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成語出處:
    明 馮惟敏《清江引 風情省悟》曲:“明知煙花路兒上苦,有去路無來路。惡狠狠虎爬心,餓刺刺狼掏肚。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
    644

    輕如鴻毛

    成語拼音:
    qīng rú hóng máo
    成語解釋:
    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要輕。比喻非常輕微或毫無價值。
    成語出處: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趣異也。”
    645

    強人所難

    成語拼音:
    qiǎng rén suǒ nán
    成語解釋:
    強:勉強。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顛倒陰陽,強人所難。’”
    646

    欺人太甚

    成語拼音:
    qī rén tài shèn
    成語解釋:
    甚:過分。欺負人過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成語出處: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著他做了盟府,又與他一口寶劍,筵前舉鼎,欺人太甚。”
    647

    輕世傲物

    成語拼音:
    qīng shì ào wù
    成語解釋:
    藐視世俗,為人傲慢。
    成語出處:
    明 屠隆《彩毫記 宮禁生讒》:“此人自恃文才,輕世傲物,縱酒猖狂。”
    648

    欺霜傲雪

    成語拼音:
    qī shuāng ào xuě
    成語解釋:
    欺:欺凌。傲:傲視,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對此敢于欺凌傲視。比喻堅貞不屈、氣勢非凡的精神。
    成語出處:
    宋·楊無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649

    寢食俱廢

    成語拼音:
    qǐn shí jù fèi
    成語解釋:
    覺也不睡,飯也顧不上吃。比喻極其焦慮不安,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志·沈見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腫痛特甚,寢食俱廢。”
    650

    欺上瞞下

    成語拼音:
    qī shàng mán xià
    成語解釋:
    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
    成語出處:
    唐 元結《奏免科率狀》:“忝官尸祿,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651

    欺上罔下

    成語拼音:
    qī shàng wǎng xià
    成語解釋:
    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
    成語出處:
    唐 元結《奏免科率狀》:“忝官尸祿,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652

    輕身殉義

    成語拼音:
    qīng shēn xùn yì
    成語解釋:
    謂輕視生命而為正義事業犧牲。
    成語出處:
    晉·杜預《女記》:“當時聞之,人無勇怯,莫不強膽增氣,輕身殉義,攮袂高談稱羨。”
    653

    輕身重義

    成語拼音:
    qīng shēn zhòng yì
    成語解釋:
    謂輕視生命而重視正義事業。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明本》:“攻守進趣之術,輕身重義之節。”
    654

    求田問舍

    成語拼音:
    qiú tián wèn shě
    成語解釋:
    舍:房子。多方購買田地,到處問詢屋介。指只知道置產業,謀求個人私利。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
    655

    琴心劍膽

    成語拼音:
    qín xīn jiàn dǎn
    成語解釋: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成語出處:
    元 吳萊《寄董與幾》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656

    謙虛謹慎

    成語拼音:
    qiān xū jǐn shèn
    成語解釋:
    謙虛:虛心;不自滿;謹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虛心禮讓;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晉書 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顯,寵冠當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657

    千依百順

    成語拼音:
    qiān yī bǎi shùn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順從。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凡是船家教他做些什么,他千依百順。”
    658

    青蠅點素

    成語拼音:
    qīng yíng diǎn sù
    成語解釋:
    青蠅:蒼蠅,比喻進讒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絹。蒼蠅玷污素練。指小人用讒言誣害好人。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累害》:“清受塵,白取垢;青蠅所污,常在練素。”
    659

    趨炎附勢

    成語拼音:
    qū yán fù shì
    成語解釋:
    趨:趨向;迎合。炎:熱。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成語出處:
    宋 陳善《捫虱新話 趨炎附勢自古而然》:“蓋趨炎附勢,自古然矣。”
    660

    曲意逢迎

    成語拼音:
    qū yì féng yíng
    成語解釋:
    違背自己心意討好別人。
    成語出處:
    宋 葉紹翁《四朝見聞錄》:“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從而附合,曲意逢迎,貽害生民,恬不知恤。”
    * 品質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