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 (1133個)
-
621
平易近人
- 成語拼音:
- píng yì jìn rén
- 成語解釋:
-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寬廣;后比喻態度平和;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
622
七步之才
- 成語拼音:
- qī bù zhī cái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有才氣;文思敏捷。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623
輕財好施
- 成語拼音:
- qīng cái hǎo shī
- 成語解釋:
- 指不吝惜錢財,喜好施舍。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據傳》:“謙虛接士,輕財好施,祿賜雖豐而常不足用。”
-
624
輕財好義
- 成語拼音:
- qīng cái hào yì
- 成語解釋:
- 猶言輕財重義。指輕視財利而看重道義。
- 成語出處:
- 漢 元王皇后《賜公孫弘子孫當為后者爵詔》:“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
-
625
鵲巢鳩占
- 成語拼音:
- què cháo jiū zhàn
- 成語解釋:
- 斑鳩不會做窠,常強占喜鵲的窠。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比喻強占別人的住處。
- 成語出處:
- 《詩經 召南 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
626
輕財重義
- 成語拼音:
- qīng cái zhòng yì
- 成語解釋:
- 指輕視財利而看重道義。
- 成語出處:
- 漢 元王皇后《賜公孫弘子孫當為后者爵詔》:“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
-
627
屈打成招
- 成語拼音:
- qū dǎ chéng zhāo
- 成語解釋:
- 用嚴刑拷打;逼使無辜的人被迫認罪。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宮中,三推六問,屈打成招。”
-
628
青燈黃卷
- 成語拼音:
- qīng dēng huáng juàn
- 成語解釋:
- 光線青熒的油燈和紙張泛黃的書卷。借指清苦的攻讀生活。
- 成語出處:
- 元·葉颙《書舍寒燈》詩:“青燈黃卷伴更長,花落銀釭午夜香。”元·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愛青燈黃卷,卻不要隨機而變。”
-
629
拳打腳踢
- 成語拼音:
- quán dǎ jiǎo tī
- 成語解釋:
- 用拳打,用腳踢。形容痛打。
- 成語出處:
-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我便拳撞腳踢,也不怕他不死。”
-
630
親當矢石
- 成語拼音:
- qīn dāng shǐ shí
- 成語解釋:
- 謂將帥親臨作戰前線。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文宣帝紀》:“每臨行陣,親當矢石。”
-
631
鉛刀一割
- 成語拼音:
- qiān dāo yī gē
- 成語解釋:
- 鉛刀雖不鋒利,偶爾用得得當,也能割斷東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時也能有點用處。多作請求任用的謙詞。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班超傳》:“況臣奉大漢之威,而無鉛刀一割之用呼?”
-
632
欺大壓小
- 成語拼音:
- qī dà yā xiǎo
- 成語解釋:
- 欺騙強大的,壓迫弱小的。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漢宮秋》楔子:“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壓小,全憑諂佞奸貪。”
-
633
氣得志滿
- 成語拼音:
- qì dé zhì m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春風得意,心滿意足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荊潭唱和詩序》:“是故文章之作,恒發于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得志滿,非性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為。”
-
634
鍥而不舍
- 成語拼音:
- qiè ér bù shě
- 成語解釋: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635
秋毫之末
- 成語拼音:
- qiū háo zhī mò
- 成語解釋:
-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細微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而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
636
群居穴處
- 成語拼音:
- qún jū xué chǔ
- 成語解釋:
- 原始人類聚群而居,住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無知,見聞淺陋。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隗囂傳》:“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人人抵掌,欲為不善之計。”
-
637
潛龍伏虎
- 成語拼音:
- qián lóng fú hǔ
- 成語解釋:
- 潛藏的蛟龍,潛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 成語出處:
- 明·何文煥《雙珠記·西市認母》:“今日里筆生香,冠禮闈,似潛龍伏虎際風云會。”
-
638
全力以赴
- 成語拼音:
- quán lì yǐ fù
- 成語解釋:
-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進去。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為茍難,遂成風俗。”
-
639
墻面而立
- 成語拼音:
- qiáng miàn ér lì
- 成語解釋:
- 面對墻壁對立。形容目光短淺。亦作“面墻而立”。
- 成語出處:
- 《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傳:“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
640
犬馬之勞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láo
- 成語解釋:
- 犬馬:古時臣子對君主常自比為替主子奔走的犬馬;以表示忠誠。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 成語出處:
- 《晉書 段灼傳》:“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馬之勞,思帷蓋之報,發仁惠之詔,廣開養老之制。”
* 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