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動賓式 (2585個)

    501

    不問青紅皂白

    成語拼音:
    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
    成語解釋: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何況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問青紅皂白,要懲辦被告了。”
    502

    不畏強御

    成語拼音:
    bù wèi qiáng yù
    成語解釋:
    畏:畏懼、懼怕;強御:有權勢的人。剛正無私,不怕有勢力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黨錮傳序》:“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
    503

    別無它法

    成語拼音:
    bié wú tā fǎ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504

    別無他物

    成語拼音:
    bié wú tā wù
    成語解釋:
    除此之外沒有多余的東西。同“別無長物”。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七卷:“伯桃視之,止有一塌,塌上堆積書卷,別無他物。”
    505

    不無小補

    成語拼音:
    bù wú xiǎo bǔ
    成語解釋:
    補:補助,補益。多少有一點益處或多少有一點幫助。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集 尚書一》:“諸家雖或淺近,要亦不無小補,但在詳擇之耳。”
    506

    別無選擇

    成語拼音:
    bié wú xuǎn zé
    成語解釋:
    沒有別的選擇余地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對那些企圖投敵的巴彥,只能采取無情斗爭的對策!”
    507

    并為一談

    成語拼音:
    bìng wéi yī tán
    成語解釋: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作同樣的事物談論。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平淮西碑》:“萬口和附,并為一談。”
    508

    不問皂白

    成語拼音:
    bù wèn zào bái
    成語解釋: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成語出處:
    郁達夫《沉淪》五:“太陽已經起來了。他不問皂白,一直的往東走去。”
    509

    不務正業

    成語拼音:
    bù wù zhèng yè
    成語解釋:
    務:從事;正業:正當的職業;本職工作。不干正當的工作。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游浪蕩,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務正業。”
    510

    不修邊幅

    成語拼音:
    bù xiū biān fú
    成語解釋:
    修:修飾;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借指人的儀表、衣著、生活作風。比喻不注意衣著、儀容的整飾。常指不拘小節;生活懶散。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序致》:“肆欲輕言,不修邊幅。”
    511

    不惜本錢

    成語拼音:
    bù xī běn qián
    成語解釋:
    為了達到目的不吝惜所花費的代價
    成語出處:
    鄧小平《關于今后進入新區的幾點意見》:“但在建立時應不惜本錢抽調干部及若干部隊以作骨干。”
    512

    不惜代價

    成語拼音:
    bù xī dài jià
    成語解釋:
    為得到某種東西或實現某個目標而不吝惜付出錢物、精力等
    成語出處:
    林斤瀾《山深海闊》:“如若過于勉強,甚至到了不惜代價的地步,我一定是勸他淡薄些。”
    513

    不習地土

    成語拼音:
    bù xí dì tǔ
    成語解釋: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成語出處:
    《南史 王融傳》:“宋弁曰:‘當是不習地土。’”
    514

    不惜工本

    成語拼音:
    bù xī gōng běn
    成語解釋:
    指舍得出本錢。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姓方的瞧著眼熱,有幾家該錢的,也就不惜工本,公開一個學堂。”
    515

    不屑毀譽

    成語拼音:
    bù xiè huǐ yù
    成語解釋:
    不屑:不值得,表示輕視態度;毀譽:毀謗和贊譽。指不值得理睬別人的毀謗或贊譽。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馬廖傳》:“盡心納忠,不屑毀譽。
    516

    飽饗老拳

    成語拼音:
    bǎo xiǎng lào quán
    成語解釋:
    指挨一頓痛打。參見“飽以老拳”。
    成語出處:
    《歧路燈》第六七回:“[杜氏]怒將起來,幾乎要打,這張類村只得學劉寄如飽饗老拳的本領。”
    517

    不省人事

    成語拼音:
    bù xǐng rén shì
    成語解釋:
    省:知覺。指昏迷過去;失去知覺;陷入昏迷狀態。有時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成語出處:
    《明史 艾穆傳》:“穆遣戍涼州,創重不省人事,既而復蘇,遂詣戍所。”
    518

    不徇私情

    成語拼音:
    bù xún sī qíng
    成語解釋:
    徇:曲從。不曲從私人交情。指為人公正,秉公處事。
    成語出處:
    王朔《你不是一個俗人》:“我們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這才說明你是真正愛護我。”
    519

    不習水土

    成語拼音:
    bù xí shuǐ tǔ
    成語解釋:
    習:習慣,適應。指不能適應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周瑜傳》:“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520

    不曉世務

    成語拼音:
    bù xiǎo shì wù
    成語解釋:
    不知曉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成語出處:
    《宋史 王安石傳》:“拜參知政事,上謂曰:‘人皆不能知卿,以為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
    * 動賓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