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賓式成語 (2585個)
-
901
堵塞漏卮
- 成語拼音:
- dǔ sāi lòu zhī
- 成語解釋:
- 卮:盛酒器。比喻堵塞漏洞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五章:“奏請設立紡織局,謀堵塞漏卮。”
-
902
得售其奸
- 成語拼音:
- dé shòu qí jiān
- 成語解釋:
- 售:推銷,推行。得以推行他的奸計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為辛亥同志俱樂部糾正段祺瑞廢止法統令通電》:“主權所在,名器不可假人,勿令矯偽者得售其奸也。”
-
903
獨擅其美
- 成語拼音:
- dú shàn qí měi
- 成語解釋:
- 獨:獨自;擅:據有。單獨占據美名或美好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元海載記》:“大丈夫若遭二祖,終不令二公獨擅美于前矣。”
-
904
獨善其身
- 成語拼音:
- dú shàn qí shēn
- 成語解釋:
- 善:弄好。原指加強其自身的品德修養。現指只要自己好而不關心別人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905
大事去矣
- 成語拼音:
- dà shì qù yǐ
- 成語解釋:
- 去:失去。形容事情無法挽回了。多指政權喪失,國家滅亡等大事。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誠用此計,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
906
獨擅勝場
- 成語拼音:
- dú shàn shè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獨:獨自;擅:據有;勝場:取勝的場地。比喻技藝高超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5回:“金石書畫,固是他平生嗜好,也是他的獨擅勝場。”
-
907
大失所望
- 成語拼音:
- dà shī suǒ wàng
- 成語解釋: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
908
獨善吾身
- 成語拼音:
- dú shàn wú shēn
- 成語解釋:
- 同“獨善其身”。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這高天厚地之中發誓宣明:我只能離群索居,獨善吾身!”
-
909
疊石為山
- 成語拼音:
- dié shí wéi shān
- 成語解釋:
- 疊:重疊。把石頭堆成山。指假山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宅后又構一園,大可二三頃,鑿池引水,疊石為山,制度極其精巧。”
-
910
獨善一身
- 成語拼音:
- dú shàn yī shēn
- 成語解釋:
- 同“獨善其身”。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詩:“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
-
911
獨樹一幟
- 成語拼音:
- dú shù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單獨打起一面旗號。比喻風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門戶。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
912
獨豎一幟
- 成語拼音:
- dú shù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同“獨樹一幟”。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豎一幟者,正為不襲盛唐窠臼也。”
-
913
打退堂鼓
- 成語拼音:
- dǎ tuì táng gǔ
- 成語解釋: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將馬來,回私宅去也。”
-
914
斷無此理
- 成語拼音:
- duàn wú cǐ lǐ
- 成語解釋:
- 斷:絕對,一定。絕對沒有這樣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個少年婦女,獨自在外,又無同伴,靠賣詩文過日子,恐怕世上斷無此理。”
-
915
殆無孑遺
- 成語拼音:
- dài wú jié yí
- 成語解釋:
- 殆:幾乎;孑遺:剩余。幾乎沒有一點余剩。
- 成語出處:
- 晉·周祗《與劉裕書諫伐蜀》:“然益土荒殘,野無青草,成都之內,殆無孑遺。”
-
916
殆無虛日
- 成語拼音:
- dài wú xū rì
- 成語解釋:
- 殆:幾乎;虛:空。幾乎沒有一天空著。形容幾乎天天如此。
- 成語出處:
- 宋·周密《武林舊事·大禮》:“先自前一月來,次第按試習儀,殆無虛日。”
-
917
打小報告
- 成語拼音:
- dǎ xiǎo bào gào
- 成語解釋:
- 暗地里向領導反映別人問題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槐園夢憶》:“這時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長打小報告:‘程季淑不久要結婚了,下半年的聘書最好不要發給她。’”
-
918
洞悉底蘊
- 成語拼音:
- dòng xī dǐ yùn
- 成語解釋:
- 洞:深入,透徹;悉:知道;底蘊:事物的內容。透徹地觀察到事物的內容和內情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耆舊·十蘭判官》:“先生自幼通于小學,及長,博極群書,于漢、唐先儒之學,無不洞悉底蘊。”
-
919
打下馬威
- 成語拼音:
- dǎ xià mǎ wēi
- 成語解釋:
- 官吏初到任時,嚴厲對待屬員,并加以責打,以顯示威風。后也指初見面時借故給人出難題,以顯示自己的權威
- 成語出處: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執所攜巴棍而毒毆之,名曰打下馬威。”
-
920
獨行其道
- 成語拼音:
- dú xíng qí dào
- 成語解釋:
- 道:信念、主張。獨自去實現自己的主張。
- 成語出處:
-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 動賓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