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動賓式成語 (2585個)

    861

    砥礪風節

    成語拼音:
    dǐ lì fēng jié
    成語解釋:
    磨煉品格、節操。
    成語出處:
    《元史·魏初傳》:“請自今監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歲,各舉一人自代。所舉不當,有罰。不惟砥礪風節,亦可為國得人。”
    862

    砥礪廉隅

    成語拼音:
    dǐ lì lián yú
    成語解釋:
    見“砥厲廉隅”。
    成語出處:
    宋·蘇軾《劉有方可昭宣使依舊嘉州刺史內侍押班制》:“砥礪廉隅,有搢紳之風。”
    863

    砥厲廉隅

    成語拼音:
    dǐ lì lián yú
    成語解釋:
    謂磨練節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
    成語出處:
    《禮記·儒行》:“近文章,砥厲廉隅。”孔穎達疏:“文儒者習近文章,以自磨厲,使成己廉隅也。”
    864

    砥礪名號

    成語拼音:
    dǐ lì míng hào
    成語解釋:
    亦作“砥厲名號”。謂自修品節,以保令名。
    成語出處:
    漢·劉向《新序·雜事三》:“砥礪名號者,不以利傷行。”
    865

    砥厲名號

    成語拼音:
    dǐ lì míng hào
    成語解釋:
    見“砥礪名號”。
    成語出處: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利污義;砥厲名號者,不以欲行。”
    866

    砥礪名節

    成語拼音:
    dǐ lì míng jié
    成語解釋:
    砥礪磨煉,立名立節
    成語出處:
    《晉書 夏侯湛傳》:“論者謂湛雖生不砥礪名節,死則儉約令終,是深達存亡之理。”
    867

    砥礪名行

    成語拼音:
    dǐ lì míng xíng
    成語解釋:
    砥礪:磨礪;名行:名譽和品行。砥礪磨煉自己的名譽和品行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杜畿傳》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曰:“豐砥礪名行以要世譽,而恕誕節直意,與豐殊趣。”
    868

    戴綠帽子

    成語拼音:
    dài lǜ mào zǐ
    成語解釋:
    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
    成語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九章:“只要不怕戴綠帽子,橫豎有人巴結。”
    869

    砥礪清節

    成語拼音:
    dǐ lì qīng jié
    成語解釋:
    砥礪:磨礪;清:清純;節:節操。砥礪高尚的情操
    成語出處: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虞文繡砥礪清節,耽學好古。”
    870

    打落水狗

    成語拼音:
    dǎ luò shuǐ gǒu
    成語解釋:
    比喻繼續打擊已經失敗的壞人。
    成語出處:
    瞿秋白《序言》:“魯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義,反妥協主義的宣言。”
    871

    打擂臺

    成語拼音:
    dǎ lèi tái
    成語解釋:
    擂臺:比武而專設的臺子。參加擺擂臺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競賽
    成語出處: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廟,有一等打擂臺賭本事的,要與人廝打。”
    872

    大露頭角

    成語拼音:
    dà lù tóu jiǎo
    成語解釋:
    頭角:指人的氣概與才華;露頭角:比喻人顯露才能。比喻人很好地顯露了一回才能
    成語出處:
    873

    大撈一把

    成語拼音:
    dà lāo yī bǎ
    成語解釋:
    乘機放手攫取利益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八章:“而科股長呢,還不是每人乘機大撈一把。”
    874

    調理陰陽

    成語拼音:
    diào lǐ yīn yáng
    成語解釋:
    猶言調和陰陽。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調理陰陽,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內親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職。”
    875

    打悶葫蘆

    成語拼音:
    dǎ mèn hú lu
    成語解釋:
    悶葫蘆:比喻難猜解而令人納悶的話或事情。指猜測令人納悶的話事事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恐把仙機泄漏,遂掩了卷冊,笑向寶玉道:‘且隨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這悶葫蘆。’”
    876

    打馬虎眼

    成語拼音:
    dǎ mǎ hu yǎn
    成語解釋:
    故意裝糊涂蒙騙人。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待了會兒,他把錢拿起來:‘三十?別打馬虎眼!’”
    877

    打破常規

    成語拼音:
    dǎ pò cháng guī
    成語解釋:
    常規:沿襲下來的規矩。打破了一般的規矩或一向實行的規章制度。
    成語出處:
    柯巖《漢堡港的變奏》:“甚至連船正停泊在港口、尊嚴而又自信的十幾個老船長也打破常規,開了一條小艇,集體下海去了。”
    878

    打破陳規

    成語拼音:
    dǎ pò chén guī
    成語解釋:
    打破:突破;陳規:陳舊的規章制度。打破了一般的規矩或一向實行的規章制度
    成語出處: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們一定要打破陳規,披荊斬棘,開拓我國科學發展的道路。”
    879

    打破飯碗

    成語拼音:
    dǎ pò fàn wǎn
    成語解釋:
    打:敲擊。比喻失業,無以為生
    成語出處:
    鄒韜奮《患難余生記》第二章:“不僅因入黨問題而打破飯碗,斷絕生路,往往因‘異黨分子’問題而被綁入獄,斷送生命。”
    880

    打破迷關

    成語拼音:
    dǎ pò mí guān
    成語解釋: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既然打破迷關,若不及早回頭,定然皇天不佑。”
    * 動賓式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