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六的成語 (511個)

    401

    天有不測風云

    成語拼音: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成語解釋:
    比喻災禍是無法預料的。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402

    萬變不離其宗

    成語拼音:
    wàn biàn bù lí qí zōng
    成語解釋: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成語出處:
    徐特立《抗戰給我的機會》:“對任何人,無論相識不相識的,總是一套話。言論有系統,萬變不離其宗。”
    403

    萬夫不當之勇

    成語拼音:
    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成語解釋:
    當:抵擋。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想關云長但上陣處,憑著他坐下馬、手中刀、鞍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404

    未可同日而語

    成語拼音: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
    成語解釋:
    指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宋·蘇軾《放鶴亭記》:“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405

    唯恐天下不亂

    成語拼音:
    wéi kǒng tiān xià bù luàn
    成語解釋: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亂以達到自身的目的
    成語出處:
    鄧小平《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這種混亂狀況確實給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的活動,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利條件。”
    406

    聞名不如見面

    成語拼音: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
    成語解釋:
    只聽名聲不如見面更能了解。
    成語出處:
    《北史·列女傳》:“吾聞聞名不如見面,小人未見禮教,何足責哉。”
    407

    無所不盡其極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jìn qí jí
    成語解釋:
    猶言竭盡其所有。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趕到她宴請日本人的時候,她也無所不盡其極的把好的東西拿出來,使日本人不住的吸氣。”
    408

    五十步笑百步

    成語拼音: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成語解釋:
    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點或錯誤性質相同,只有情節或重或輕的區別。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409

    無所不用其極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成語解釋:
    極:窮盡。原意是無處不用盡心力。現指做壞事時任何極端的手段都使出來。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410

    烏頭白,馬生角

    成語拼音:
    wū tóu bái,mǎ shēng jiǎo
    成語解釋:
    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
    411

    臥榻豈容鼾睡

    成語拼音:
    wò tà qǐ róng hān shuì
    成語解釋:
    不能讓別人在自己的床鋪旁邊呼呼大睡。比喻不能讓別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鳳仙》:“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臥榻豈容鼾睡!’”
    412

    為五斗米折腰

    成語拼音: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成語解釋: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后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于人。為了微薄的俸祿而彎腰行禮。比喻沒有骨氣。
    成語出處:
    《晉書 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413

    勿謂言之不預

    成語拼音: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成語解釋: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414

    行不得也哥哥

    成語拼音:
    xíng bù dé yě gē gē
    成語解釋:
    鷓鴣叫聲的擬意,表示行路艱難。
    成語出處:
    明·丘濬《禽言》詩:“行不得也哥哥,十八灘頭亂石多。東去入閩南入廣,溪流湍駛嶺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415

    行不由西州路

    成語拼音:
    xíng bù yóu xī zhōu lù
    成語解釋:
    行:走路;西州:城名,在今南京。指懷念故人,悲悼亡友
    成語出處:
    《晉書·謝安傳》:“安薨后,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
    416

    夏蟲不可言冰

    成語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
    成語解釋: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回:“夏蟲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417

    夏蟲不可語冰

    成語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成語解釋:
    語:談論。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418

    夏蟲不可語寒

    成語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
    成語解釋: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寒冷。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419

    學而不思則罔

    成語拼音: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成語解釋:
    罔:同“惘”,迷惑。只讀書而不肯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收獲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20

    學而后知不足

    成語拼音:
    xué ér hòu zhī bù zú
    成語解釋:
    只有經過學習,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
    成語出處:
    江澤民《在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的講話》:“不知,就要學習,學而后知不足。”
    * 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