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八的成語 (1050個)

    941

    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成語拼音:
    yǒu yuān bào yuān,yǒu chóu bào chóu
    成語解釋:
    報:報復,抵償。指對造成冤枉、仇恨的人進行報復,使其作出抵償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武松雖是粗鹵漢子,便死也不怕,還省得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并不傷犯眾位,只煩高鄰做個證見。”
    942

    一言出口,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駟馬:四匹馬拉車。話說出了口,就是四匹馬拉車也難追回。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筆說·駟不及舌說》:“俗云:一言出口,駟馬難追。《論語》所謂‘駟不及舌’也。”
    943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成語拼音:
    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
    成語解釋:
    易:換;并日:兩天并作一天。一件衣服誰外出就換上,兩天吃一天的飯。形容非常貧窮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儒行》:“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944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成語拼音:
    yuè yūn ér fēng,chǔ rùn ér yǔ
    成語解釋:
    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
    成語出處:
    宋 蘇洵《辨奸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945

    魚游沸鼎,燕巢飛幕

    成語拼音:
    yú yóu fèi dǐng,yàn cháo fēi mù
    成語解釋:
    沸:開水;鼎:古代鍋類器皿;巢:筑巢。魚在開水鍋里游,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
    成語出處: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方當系頸蠻邸,懸首稿街,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946

    魚游沸釜,燕處危巢

    成語拼音:
    yú yóu fèi fǔ,yàn chǔ wēi cháo
    成語解釋:
    沸:開水;釜:古代炊具;巢:窩。魚在開水鍋里游,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
    成語出處:
    清·南荃外史《嘆老》:“傀儡兒一場熱鬧,依舊的魚游沸釜,燕處危巢。”
    947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成語拼音:
    yǐ yǎn huán yǎn,yǐ yá huá yá
    成語解釋:
    用瞪眼回擊瞪眼,用牙齒咬人對付牙齒咬人。指對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進行回擊。
    成語出處:
    《舊約全書 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948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 ,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駟馬:古時用四匹馬拉一輛車。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的車也追不上;形容話已說出口;沒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駟馬難追”或單作“駟馬難追”。
    成語出處:
    元·李壽卿《伍員吹蕭》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豈有反悔之理。”
    949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rú bái rǎn zào
    成語解釋:
    皂:黑色。話一出口,如同白底染上黑色。比喻話一出口,就不能更改收回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5回:“何出此言,大將軍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950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
    成語解釋:
    移:改變。話說出了口,就是用黃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貞心定識不減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951

    言有盡而音意無窮

    成語拼音:
    yán yǒu jìn ér yīn yì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語言有窮盡而含意沒有窮盡。指詩文等蘊含著深刻含義
    成語出處:
    清·劉熙載《藝概·詞曲賦》:“故知詞也者,言有盡而音意無窮也。”
    952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成語拼音: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dài rén
    成語解釋: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成語出處:
    清·羅澤南《與蔣瀛海書》:“取古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調和其血氣。”
    953

    嚴以律己,寬以字人

    成語拼音: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zì rén
    成語解釋: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成語出處:
    清·汪琬《送張牖如之任南寧序》:“嚴以律己,寬以字人。”
    954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成語拼音:
    yú yīn rào liáng,sān rì bù jué
    成語解釋:
    余音:音樂的余味;絕:斷。形容歌聲高亢、優美悅耳,余味無窮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955

    以譽為賞,以毀為罰

    成語拼音:
    yǐ yù wéi shǎng,yǐ huǐ wéi fá
    成語解釋:
    譽:贊揚;毀:批評。指受人贊揚的官員應嘉獎,受人批評的官員應懲罰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譽為賞,以毀為罰也。”
    956

    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成語拼音:
    yǔ yán wú wèi,miàn mù kě zēng
    成語解釋:
    憎:厭惡。形容說話枯燥無味,面貌使人厭惡
    成語出處:
    巴金《談》:“她的確是一個‘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女人。”
    957

    一言為重,百金為輕

    成語拼音:
    yī yán wéi zhòng,bǎi jīn wéi qīng
    成語解釋:
    金:古代貨幣單位。嚴守自己諾言比百兩黃金還珍重。指信守諾言可貴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958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成語拼音:
    yī yán xīng bāng,yī yán sàng bāng
    成語解釋:
    邦:國家。指關鍵時刻一句話可以關系到國家的興或亡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一言而興邦,有諸?……一言而喪邦,有諸?”
    959

    一言已出,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yǐ chū,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大丈夫做事,一言已出,駟馬難追。”
    960

    月暈知風,礎潤知雨

    成語拼音:
    yuè yūn zhī fēng,chǔ rùn zhī yǔ
    成語解釋:
    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
    成語出處:
    長輿《論萊陽民變事》:“月暈知風,礎潤知雨,竊恐踵萊陽而起者,禍變相尋而來未有已也。”
    * 八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