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成語 (1050個)
-
921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zhī xià,wàn rén zhī shàng
- 成語解釋:
- 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
- 成語出處:
- 《六韜》:“屈一人下,伸萬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
922
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 成語拼音:
-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
923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
- 成語拼音:
- yòu shǒu huà yuán,zuǒ shǒu huà f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用心不專,什么事也辦不成。也形容心思聰明,動作敏捷。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功名》:“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
924
疑事無功,疑行無名
- 成語拼音:
- 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
- 成語解釋:
- 疑:疑慮。行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事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臣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
-
925
一條線兒拴兩螞蚱
- 成語拼音:
- yī tiáo xiàn er shuān liǎng mà zha
- 成語解釋:
- 比喻二者命運相連,誰也不能單獨走開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因為咱們倆是一條線兒拴兩螞蚱,飛不了我,蹦不了你的。”
-
926
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 成語拼音:
- yī wù bù chéng,liǎng wù xiàn zài
- 成語解釋:
- 見:通“現”。指一件買賣不成功,但雙方錢物仍在,沒有損失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2回:“和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在,沒來由殺你做甚么!”
-
927
閻王好見,小鬼難當
- 成語拼音:
- yán wá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
- 成語解釋:
- 當:對著。和閻王比較好打交道,與閻王手下的小鬼很難溝通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
928
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 成語拼音:
- yī wén qián bī sǐ yīng xióng hàn
- 成語解釋:
- 文:一個銅錢。指錢的作用很重要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3回:“相公年幼,休要妄費了。有時,看這東西不難;沒有時,便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
929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 成語拼音:
- yī wén qián nán dǎo yīng xióng h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個很小的困難卻使一個很大的事情無法進行,無法完成。也指一個很有本事的人,面對一個小問題而束手無策。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沒得銀錢,便是俗語說得好:‘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
930
以危為安,以亂為治
- 成語拼音:
- yǐ wēi wéi ān,yǐ luàn wéi zhì
- 成語解釋:
- 治:合理。把危亡當作安定,把禍亂當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遠見,看不到潛在的危機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治安策》:“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時,因天之助,尚憚以危為安,以亂為治。”
-
931
愿聞顯據,以核理實
- 成語拼音:
- yuàn wén xiǎn jù,yǐ hé lǐ shí
- 成語解釋:
- 愿意聽到明顯的證據,以核實事理與客觀實際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祖沖之《辯戴法興難新歷》:“夫為合必有不合,愿聞顯據,以核理實。”
-
932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成語拼音:
- yòu wǔ yòu yǐ jí rén zhī yòu
- 成語解釋:
- 幼:愛護。愛護我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933
云霧之盛,頃刻而訖
- 成語拼音:
- yún wù zhī shèng,qǐng kè ér qì
- 成語解釋:
- 盛:大;頃刻:一會兒;訖:完結。云霧再大,轉眼間就會散凈。比喻某種勢力不會長久
- 成語出處:
- 漢·魏朗《魏子》:“云霧之盛,頃刻而訖;暴雨之盛,不過終日。”
-
934
養小防老,積谷防饑
- 成語拼音:
- yǎng xiǎo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
- 成語解釋:
- 積:聚,儲蓄。生養兒子是為了方便老年生活,儲存谷物是為了防備荒年挨餓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養小防老,積谷防饑。”
-
935
有形可檢,有數可推
- 成語拼音:
- yǒu xíng kě jiǎn,yǒu shù kě tuī
- 成語解釋:
- 推:推求。有形跡可檢驗,有數據可推求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祖沖之《辨戴法興難新歷》:“遲疾之率,非出神怪,有形可檢,有數可推。”
-
936
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 成語解釋:
- 疑:疑慮。行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事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
937
疑行無名,疑事無功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wú míng,yí shì wú gōng
- 成語解釋:
- 疑:疑慮。行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事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
-
938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 成語拼音:
- yīng xióng wú mì sūn zhòng móu chù
- 成語解釋:
- 覓:尋找;孫仲謀:孫權。無處尋找出英雄孫仲謀那樣的人了
- 成語出處:
- 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
939
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 成語拼音:
- yǐ xū wéi shí,yǐ shí wéi xū
- 成語解釋:
- 表面上很空虛,實際上作好了充分準備;表面看來準備很充分,實際上是虛張聲勢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與逆賊周旋三年,深知逆賊狡計甚多,常常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
940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 成語拼音:
- yī yè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蔽:遮擋;泰山:山名。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成語出處:
- 《鶚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
* 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