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偏正式 (7973個)

    881

    不祥之征

    成語拼音:
    bù xiáng zhī zhēng
    成語解釋:
    征:征兆。指不好的預兆
    成語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國,國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擲恒水中。”
    882

    便宜從事

    成語拼音:
    biàn yí cóng shì
    成語解釋:
    便宜:方便合適。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 龔遂》:“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
    883

    不翼而飛

    成語拼音:
    bù yì ér fēi
    成語解釋: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成語出處:
    戰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884

    不壹而三

    成語拼音:
    bù yī ér sān
    成語解釋:
    指再三;多次。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 弟子行》:“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適魯,見孔子曰:‘衛將軍文子問二三子之于賜,不壹而三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對矣。’”
    885

    不約而同

    成語拼音:
    bù yuē ér tóng
    成語解釋:
    約:約定;同:相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
    886

    不藥而愈

    成語拼音:
    bù yào ér yù
    成語解釋: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藥而自行痊愈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慮,世妹之病,大約可以不藥而愈。”
    887

    不言而喻

    成語拼音:
    bù yán ér yù
    成語解釋:
    言:說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888

    不言而諭

    成語拼音:
    bù yán ér yù
    成語解釋:
    言:解釋,說明。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顯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卻鼠刀銘》:“嗚呼嗟夫,吾茍有之,不言而諭,是亦何勞。”
    889

    不一而足

    成語拼音:
    bù yī ér zú
    成語解釋:
    足:充足;足夠。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滿足。后指同類的事物或現象很多;反復出現;不能一一列舉。
    成語出處:
    《公羊傳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則何以不氏?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890

    不壹而足

    成語拼音:
    bù yī ér zú
    成語解釋:
    見“不一而足”。
    成語出處:
    《漢書·陳湯傳》:“御使大夫財禹、博士匡衡以為《春秋》之義‘許夷狄者,不壹而足’,今郅支單于鄉化未醇,所在絕遠,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還。”顏師古注:“言節制之,不皆稱其所求也。”
    891

    白衣公卿

    成語拼音:
    bái yī gōng qīng
    成語解釋:
    古時指進士。唐代人極看重進士,宰相多由進士出身,故推重進士為白衣卿相,是說雖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資望。
    成語出處: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一 散序進士》:“盛于貞觀、永徽之際,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以至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892

    不亦樂乎

    成語拼音:
    bù yì lè hū
    成語解釋:
    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于“嗎”或“呢”。不也是快樂的嗎?后用以形容事態發展到過甚的地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893

    百樣玲瓏

    成語拼音:
    bǎi yàng líng lóng
    成語解釋:
    百:多;玲瓏:玲瓏敏捷。各方面都表現得靈活敏捷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悻恩》:“他情性多驕縱,恃天生百樣玲瓏。”
    894

    比翼鳥

    成語拼音:
    bǐ yì niǎo
    成語解釋: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比喻恩愛夫妻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895

    比翼齊飛

    成語拼音:
    bǐ yì qí fēi
    成語解釋:
    比翼:翅膀挨著翅膀。齊飛:成雙的并飛。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業上并肩前進。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擬西北有高樓》:“不怨佇立久,但愿歌者歡;思駕歸鴻羽,比翼雙飛翰。”
    896

    白衣卿相

    成語拼音:
    bái yī qīng xiàng
    成語解釋:
    古時指進士。唐代人極看重進士,宰相多由進士出身,故推重進士為白衣卿相,是說雖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資望。
    成語出處:
    宋 柳永《鶴沖天》詞:“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897

    比翼雙飛

    成語拼音:
    bǐ yì shuāng fēi
    成語解釋:
    比翼:翅膀緊靠翅膀;雙飛:成雙地并飛。借比翼鳥的雙宿雙飛;比喻夫妻形影不離心心相印。
    成語出處:
    《爾雅 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
    898

    便宜施行

    成語拼音:
    bián yú shī xíng
    成語解釋:
    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同“便宜從事”。
    成語出處:
    《史記 蕭相國世家》:“[蕭何]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
    899

    白衣天使

    成語拼音:
    bái yī tiān shǐ
    成語解釋:
    指護士
    成語出處:
    海巖《墮落人間》:“既然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傷時要以二十塊錢和一瓶酸奶為前提,既然這一切……”
    900

    便宜行事

    成語拼音:
    biàn yí xíng shì
    成語解釋:
    便宜:方便合適;行事:處理事情。指根據實際情況或臨時變化;不必請示自行處理的事情。
    成語出處:
    宋 葉適《奏議 紀綱四》:“始委張浚以川、陜,而宣撫、處置之名立焉,便宜行事之命出焉。”
    * 偏正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