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偏正式 (7973個)

    381

    緣文生義

    成語拼音:
    yuán wén shēng yì
    成語解釋:
    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據字面理解內容,牽強附會,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義”。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呂子約·論語》:“讀書窮理,須認意,切忌如此緣文生義,附會穿穴。”
    382

    英雄本色

    成語拼音:
    yīng xióng běn sè
    成語解釋:
    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來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為、舉動。
    成語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四回:“段韶道:‘元帥所言,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閑,挫動銳氣。’”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四公子道:‘這才是英雄本色。’”
    383

    一線之路

    成語拼音:
    yī xiàn zhī lù
    成語解釋:
    謂一條活路。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六:“若權奸之去,則當洗腸滌胃。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之路;借范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后來之禍,則失之矣。”
    384

    一言堂

    成語拼音:
    yī yán táng
    成語解釋:
    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常,一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一類家長制現象,不斷滋長。”
    385

    盈盈欲笑

    成語拼音:
    yíng yíng yù xiào
    成語解釋:
    盈盈:儀態美好的樣子。儀態美好,臉含笑意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岡仙》:“見鏡中人忽現面,盈盈欲笑。”
    386

    以直報怨

    成語拼音:
    yǐ zhí bào yuàn
    成語解釋:
    以公道對待有怨恨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87

    壓寨夫人

    成語拼音:
    yā zhài fū rén
    成語解釋:
    指山寨頭領的妻子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如今孫飛虎將半萬賊兵圍住寺門,道你‘眉黛青顰,蓮臉生春,似傾國傾城的太真’,要擄你做壓寨夫人。”
    388

    以紫亂朱

    成語拼音:
    yǐ zǐ luàn zhū
    成語解釋:
    比喻將奸佞小人當作廉潔公的君子。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389

    一字師

    成語拼音:
    yī zì shī
    成語解釋:
    指訂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成語出處:
    五代 王定寶《唐摭言 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390

    嚴陣以待

    成語拼音:
    yán zhèn yǐ dài
    成語解釋: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著敵人。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391

    眼中有鐵

    成語拼音:
    yǎn zhōng yǒu tiě
    成語解釋:
    比喻軍容整肅。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陳世祖天嘉五年》:“春,月,庚申朔,齊主登北城,軍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爾言齊亂,故來伐之。今齊人眼中亦有鐵,何可當耶!’”
    392

    足尺加二

    成語拼音:
    zú chǐ jiā èr
    成語解釋:
    比喻過分、過頭。
    成語出處:
    高陽《慈禧前傳》十:“在恭王自己接見的賀客中,有人說要請大格格出來,以公主的身份,接受叩賀;只這原是足尺加二的趨奉,但如俗話所說的,‘馬屁拍在馬腳上’,惹得恭王大為不悅。”
    393

    臧倉小人

    成語拼音:
    zāng cāng xiǎo rén
    成語解釋:
    臧倉:戰國時魯國人。臧倉是個奸詐的小人。指進讒害賢的小人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臧倉小人,原來就是此物!看來我道不行了。”
    394

    直道不容

    成語拼音:
    zhí dào bù róng
    成語解釋:
    容:容受。按直的道理行事而不被社會容納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四卷:“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時。敝鄉士民迄今廑想明德。”
    395

    擇地而蹈

    成語拼音:
    zé dì ér dǎo
    成語解釋:
    選擇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史記·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不發憤。”
    396

    直道事人

    成語拼音:
    zhí dào shì rén
    成語解釋:
    事:侍奉,服侍。直無私地對待別人
    成語出處:
    《隋書·馮慈明傳》:“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義之言,非所敢對。”
    397

    直而不挺

    成語拼音:
    zhí ér bù tǐng
    成語解釋:
    指做事按直之道而行,但能有變通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蓋寬饒傳》:“夫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訕。”
    398

    知過能改

    成語拼音:
    zhī guò néng gǎi
    成語解釋:
    認識到自己錯了就能夠改
    成語出處:
    《論語 子罕》:“過則勿憚改。”南朝 梁 周興嗣《千字文》:“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399

    止戈之武

    成語拼音:
    zhǐ gē zhī wǔ
    成語解釋:
    戈:兵器。能平息戰亂,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的武功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光武帝紀》:“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斯亦止戈之武焉。”
    400

    自毀長城

    成語拼音:
    zì huǐ cháng c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
    成語出處:
    熊召政《張居》第四卷第16回:“這豈不是自毀長城,做下令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么!”
    * 偏正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