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人物心理的成語 (888個)

    861

    暈頭轉向

    成語拼音: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成語解釋: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成語出處: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862

    一望而知

    成語拼音:
    yī wàng ér zhī
    成語解釋:
    一看就明白。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又說了一回話,大約言語甜俗,意味粗淺,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863

    意想不到

    成語拼音:
    yì xiǎng bù dào
    成語解釋:
    料想不到,沒有料到。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今日這般寒冷,滿天雪片飄揚,仙姑忽來下顧,真是意想不到。”
    864

    用行舍藏

    成語拼音:
    yòng xíng cáng shě
    成語解釋:
    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865

    憂形于色

    成語拼音:
    yōu xíng yú sè
    成語解釋:
    形:表現。色:面色表情。憂愁的神色從臉上表現出來。
    成語出處:
    《舊唐書·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禱祈無效,上憂形于色。”
    866

    伊于胡底

    成語拼音:
    yī yú hú dǐ
    成語解釋:
    伊:句首助詞;于:到;胡:何,哪;底:盡頭。到什么地步為止(對不好的現象表示感嘆)。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867

    言猶在耳

    成語拼音:
    yán yóu zài ěr
    成語解釋:
    話音還在耳邊回響。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七年》:“今君雖終,言猶在耳。”
    868

    影只形單

    成語拼音:
    yǐng zhī xíng dān
    成語解釋:
    猶形單影只。
    成語出處:
    元·高明《琵琶記》第五出:“[生]非是我要埋冤,只愁他影只形單,我出去有誰看管。”
    869

    優哉游哉

    成語拼音:
    yōu zāi yóu zāi
    成語解釋:
    優游:悠閑無事;哉:古漢語感嘆詞。從容不迫;悠閑自在的樣子。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采菽》:“優哉游哉,亦是戾矣。”
    870

    坐不安席

    成語拼音:
    zuò bù ān xí
    成語解釋:
    席:坐席。形容中有事,坐立不安。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軍府,甲士周圍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懼,坐不安席。”
    871

    自不量力

    成語拼音:
    zì bù liàng lì
    成語解釋:
    自己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
    872

    轉悲為喜

    成語拼音:
    zhuǎn bēi wéi xǐ
    成語解釋:
    轉悲哀為喜悅。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九回:“良箴聽了,不覺轉悲為喜,再三道謝。”
    873

    自慚形穢

    成語拼音:
    zì cán xíng huì
    成語解釋:
    因自己不如別而感到慚愧;形容自愧不如別。慚:慚愧;形:形體;穢:丑;骯臟;差。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874

    張皇失措

    成語拼音: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語解釋:
    驚慌得不知怎么才好。
    成語出處:
    元 楊景賢《西游記》:“你看他脅肩諂笑,趨前退后,張皇失措。”
    875

    追魂攝魄

    成語拼音:
    zhuī hún shè pò
    成語解釋:
    迷信指攝取魂魄,致死命。
    成語出處:
    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宋江三十六贊》:“活閻羅阮小七:地下閻羅,追魂攝魄。”
    876

    濁涇清渭

    成語拼音:
    zhuó jīng qīng wèi
    成語解釋:
    渭水清,涇水濁。比喻界限分明。
    成語出處:
    《詩經 邶風 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877

    自覺形穢

    成語拼音:
    zì jué xíng huì
    成語解釋: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舉止不如別。后也泛指與相比,自愧不如。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驃騎王武子,是衛玠之舅,俊爽有風姿。見玠輒嘆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878

    中流擊楫

    成語拼音:
    zhōng liú jī jí
    成語解釋:
    擊:敲打;楫:漿。比喻立志奮發圖強。
    成語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879

    彰明較著

    成語拼音: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成語解釋:
    極其明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880

    轉輾反側

    成語拼音:
    zhuǎn niǎn fǎn cè
    成語解釋:
    同“輾轉反側”。
    成語出處:
    清·王韜《淞賓瑣話·田荔裳》:“聞女轉輾反側,久而不眠。”
    * 人物心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