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人物心理的成語 (888個)

    801

    率土同慶

    成語拼音:
    shuài tǔ tóng qìng
    成語解釋:
    猶言普天同慶。天下的或全國的共同慶祝。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賀上尊號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書,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歡呼,自天降休,率土同慶。”
    802

    數往知來

    成語拼音:
    shǔ wǎng zhī lái
    成語解釋:
    數:計算;往:過去;來:未來。明了過去,可以推知未來。
    成語出處:
    《周易 說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803

    雙喜臨門

    成語拼音:
    shuāng xǐ lín mén
    成語解釋:
    謂兩年喜事一齊到來。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7回:“你屋里恭喜了,大相公也喜了。一天生的,真正雙喜臨門。”
    804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成語拼音: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成語解釋: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805

    深知灼見

    成語拼音:
    shēn zhī zhuó jiàn
    成語解釋:
    灼:明亮。深邃的知識,透徹的見解。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5回:“幼聞義方,長讀經傳,崇正辟邪之志,愈堅愈定,時以滅除老佛為念,深知灼見,確然無疑。”
    806

    頭昏腦悶

    成語拼音:
    tóu hūn nǎo mèn
    成語解釋:
    猶言頭昏腦脹。
    成語出處:
    元·趙明道《斗鵪鶉·題情》套曲:“困騰騰頭昏腦悶。”
    807

    頭昏眼花

    成語拼音:
    tóu hūn yǎn huā
    成語解釋:
    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一氣氣得頭昏眼花,飲食多絕了。”
    808

    涕泗交流

    成語拼音:
    tì sì jiāo liú
    成語解釋:
    眼淚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樣子。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元順傳》:“順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換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儀辭還邠州,復為上言邊事,至涕泗交流。”
    809

    彈絲品竹

    成語拼音:
    tán sī pǐn zhú
    成語解釋:
    吹彈樂器,諳熟音樂。
    成語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開場:“但咱們,雖宦裔,總皆通。彈絲品竹,那堪詠月與嘲風。”明 楊柔勝《玉環記 皋謁延賞》:“盡稱我彈絲品竹,沉李浮瓜,此處當追賞。”
    810

    未卜先知

    成語拼音:
    wèi bǔ xiān zhī
    成語解釋:
    測知未來的吉兇禍福;這是一種迷信行為。形容有預見。卜:占卜;算卦。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三折:“賣弄殺《周易》陰陽誰似你,還有個未卜先知意。”
    811

    無病自炙

    成語拼音:
    wú bìng zì jiǔ
    成語解釋:
    灸:灼,多指中醫用艾葉等灼燒身體某一部分的醫療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尋煩腦。
    成語出處:
    《莊子·盜跖》:“柳下季曰:‘跖得無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炙也。’”
    812

    望穿秋水

    成語拼音:
    wàng chuān qiū shuǐ
    成語解釋:
    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的眼睛像秋水一樣晶瑩。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813

    無官一身輕

    成語拼音:
    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成語解釋:
    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輕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這句話來自我安慰。現也泛指卸去責任后一時感到輕松。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
    814

    未竟之志

    成語拼音:
    wèi jìng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沒有完成的志向。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卻深望這個兒子,完我未竟之志。”
    815

    五陵豪氣

    成語拼音:
    wǔ líng háo qì
    成語解釋:
    謂高門貴族的豪邁氣概。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王粲登樓》第三折:“我怎肯與鳥獸同群,豺狼作伴,兒曹同輩,兀的不屈沉殺五陵豪氣。”
    816

    霧里看花

    成語拼音:
    wù lǐ kàn huā
    成語解釋:
    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詩:“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817

    無名孽火

    成語拼音:
    wú míng niè huǒ
    成語解釋:
    名:稱呼;孽:邪。說不出的邪火。指極大的怒氣。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無名孽火,從腳跟下直透頂門,只得礙著眾親友不好動粗。”
    818

    問牛知馬

    成語拼音:
    wèn niú zhī mǎ
    成語解釋: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成語出處:
    《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價),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后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
    819

    握拳透掌

    成語拼音:
    wò quán tòu zhǎng
    成語解釋:
    見“握拳透爪”。
    成語出處:
    《晉書·卞壺傳》:“其后盜發壺墓,尸僵,鬢發蒼白,面如生,兩手悉拳,爪甲穿達手背。”
    820

    無所措手足

    成語拼音: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成語解釋:
    手腳沒有地方放。形容沒有辦法,不知如何是好。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
    * 人物心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