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人物心理的成語 (888個)

    421

    似曾相識

    成語拼音:
    sì céng xiāng shí
    成語解釋: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再度出現。
    成語出處:
    宋 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422

    室邇

    成語拼音:
    shì ěr rén xiá
    成語解釋:
    見“室邇遠”。
    成語出處:
    漢·徐淑《答夫秦嘉書》:“誰謂宋遠,正予望之,室邇遐,我勞如何。”
    423

    室邇

    成語拼音:
    shì ěr rén yuǎn
    成語解釋:
    室:房屋;邇:近。房屋就在近處,可是房屋的主卻離得遠了。多用于思念遠別的或悼念死者。
    成語出處:
    《詩經 鄭風 東門之潬》:“其室則邇,其甚遠。”
    424

    索然無味

    成語拼音:
    suǒ rán wú wèi
    成語解釋:
    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形容事枯燥無味(多指文章)。
    成語出處:
    明 楊慎《丹鉛雜錄 論衡》:“蓋文有以含蓄不盡為工者……說盡,則索然無味。”
    425

    顯而易見

    成語拼音:
    xiǎn ér yì jiàn
    成語解釋:
    顯:明顯。很明顯;極容易看清。
    成語出處:
    宋 王安石《洪范傳》:“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難知,莫若質諸天之顯而易見,且可以為戒也。”
    426

    先見之明

    成語拼音:
    xiān jiàn zhī míng
    成語解釋:
    先見:預見;明:指能力。事先看清問題的能力。指對事發展的預見性。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楊彪傳》:“后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427

    閑云野鶴

    成語拼音:
    xián yún yě hè
    成語解釋:
    閑:無拘束。飄浮的云,野生的鶴。舊指生活閑散、脫離世事的
    成語出處:
    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六:“州亦難添,詩亦難改,然閑云孤鶴,何天而不可飛。”
    428

    以管窺天

    成語拼音:
    yǐ guǎn kuī tiān
    成語解釋:
    窺:從小孔或縫隙里看。從管子里看天。比喻見識非常狹隘;對事的觀察;了解很膚淺;很片面。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
    429

    郁郁不樂

    成語拼音:
    yù yù bù lè
    成語解釋:
    郁郁:里憂愁;苦悶。形容愁悶不樂。
    成語出處:
    唐 蔣防《霍小玉傳》:“傷情感,郁郁不樂。”
    430

    以一知萬

    成語拼音:
    yǐ yī zhī wàn
    成語解釋:
    從了解一點到推知其他許多事
    成語出處:
    《荀子·非相》:“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431

    知微知彰

    成語拼音:
    zhī wēi zhī zhāng
    成語解釋:
    微:細小。彰:明顯。既了解細小的萌芽狀態,又了解發展起來后的顯著特征。形容了解事發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432

    不勝其煩

    成語拼音:
    bù shèng qí fán
    成語解釋:
    不勝:承擔不了;煩:煩雜。煩瑣得使受不了。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三卷:“秦太師當國,有諂者嘗執政矣,出為建康留守,每發一書,則書百幅,擇十之一用之,于是不勝其煩,情厭患。”
    433

    不由自主

    成語拼音:
    bù yóu zì zhǔ
    成語解釋:
    由不得自己。指控制不住自己。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我也不很記得了。但覺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拉拉扯扯,要我殺才好。”
    434

    意表

    成語拼音:
    chū rén yì biǎo
    成語解釋:
    表:外。出乎們意料之外。
    成語出處:
    《陳書 袁憲傳》:“憲常招引諸生,與之談論,每有新議,出意表,同輩咸嗟服焉。”
    435

    對酒當歌

    成語拼音:
    duì jiǔ dāng gē
    成語解釋:
    面對著美酒應當高聲歌唱。又可指面對著美酒和歌舞。指宴請賓客時賦詩以助酒興;含有生應及時行樂的意思。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436

    道路以目

    成語拼音:
    dào lù yǐ mù
    成語解釋:
    們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里有怒怨;可什么話也不敢說。形容反動統治暴虐;社會上沒有言論自由。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上》:“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莫敢言,道路以目。”
    437

    盜怨主

    成語拼音:
    dào yuàn zhǔ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奸惡的怨恨正直的。同“盜憎主”。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敬慎》:“盜怨主,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
    438

    觀過知仁

    成語拼音:
    guān guò zhī rén
    成語解釋:
    察看一個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以了解他的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439

    孤家寡

    成語拼音:
    gū jiā guǎ rén
    成語解釋:
    三代帝王的自稱。后指脫離群眾,孤立無助的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變了孤家寡了。”
    440

    鬼哭神嚎

    成語拼音:
    guǐ kū shén háo
    成語解釋:
    號:哭。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 祭供恩》:“嚇還不算,還逼著‘逃難’。弄得村上雞飛狗跳,鬼哭神嚎。”
    * 人物心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