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人物品質的成語 (1109個)

    541

    背信棄義

    成語拼音:
    bèi xìn qì yì
    成語解釋:
    背:違背。信:信用;棄:丟棄;義:道義。不講信用。不講道義也作“棄信忘義”。
    成語出處:
    《北史 周紀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鄰,棄信忘義。”
    542

    不學無術

    成語拼音:
    bù xué wú shù
    成語解釋:
    術:技術;技藝。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于大理。”
    543

    幫閑鉆懶

    成語拼音:
    bāng xián zuān lǎn
    成語解釋:
    指說話做事迎合別的心意和興趣。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拄著拐幫閑鉆懶,縫合唇送暖偷寒。”
    544

    不以為恥

    成語拼音:
    bù yǐ wéi chǐ
    成語解釋:
    不認為是可恥。指不知羞恥。
    成語出處:
    《鄧析子 轉辭》:“今掛劓不以為恥,斯隊之所以亂多治少也。”
    545

    不遺余力

    成語拼音:
    bù yí yú lì
    成語解釋:
    遺: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秦不遺馀力矣,必且破趙軍。”
    546

    別有用心

    成語拼音:
    bié yǒu yòng xīn
    成語解釋: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成語出處:
    宋 朱熹《與劉子澄書》:“方別尋得一頭緒,似差簡約端的,始終文字言語之處,真別有用心處。”
    547

    不擇手段

    成語拼音:
    bù zé shǒu duàn
    成語解釋:
    擇:挑選;選擇。不選什么手段。為了達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袁世凱之解剖》:“為目的而不擇手段,雖目的甚正,猶且不可。”
    548

    柏舟之誓

    成語拼音:
    bǎi zhōu zhī shì
    成語解釋:
    誓:盟約,諾言。指婦女喪夫后守節不嫁
    成語出處:
    《詩經 鄘風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
    549

    慈悲為懷

    成語拼音:
    cí bēi wéi huái
    成語解釋:
    佛教認為應以救助普濟他疾苦為己任
    成語出處: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最后的貴族》:“慈悲為懷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羅宅。”
    550

    穿壁引光

    成語拼音:
    chuān bì yǐn guāng
    成語解釋:
    穿:鑿通;引:引進。鑿通墻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成語出處: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551

    察察而明

    成語拼音:
    chá chá ér míng
    成語解釋:
    謂在細枝末節上用心,而自以為明察。《晉書·皇甫謐傳》:“若乃圣帝之創化也,參德乎二皇,齊風乎虞夏,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舊唐書·文苑傳上·張蘊古》:“勿渾渾而濁,勿皎皎而清,勿沒沒而闇,勿察察而明。”清·吳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
    成語出處:
    《晉書·皇甫謐傳》:“若乃圣帝之創化也,參德乎二皇,齊風乎虞夏,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552

    馳騁疆場

    成語拼音:
    chí chěng jiāng chǎng
    成語解釋:
    馳騁:奔馳。疆場:戰場。騎著馬奔馳在戰場上,形容英勇作戰,無可阻擋。
    成語出處:
    553

    躊躇滿志

    成語拼音:
    chóu chú mǎn zhì
    成語解釋:
    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滿:滿足;志:心意。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多指對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554

    嘗膽臥薪

    成語拼音:
    cháng dǎn wò xīn
    成語解釋: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成語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555

    長惡不悛

    成語拼音:
    cháng è bù quān
    成語解釋:
    指長期作惡,不肯悔改。
    成語出處:
    《左傳 隱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556

    出爾反爾

    成語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成語解釋:
    爾: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樣對付家;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多指自己說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復無常。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557

    稱孤道寡

    成語拼音:
    chēng gū dào guǎ
    成語解釋:
    孤、寡:古代皇帝自稱。自封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統治者自居。
    成語出處:
    《宣和遺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輩兒稱孤道寡。’”
    558

    刺股懸梁

    成語拼音:
    cì gǔ xuán liáng
    成語解釋:
    刺股:用錐子扎大腿;懸梁:以繩系頭;懸屋梁上。用錐子刺大腿;把頭發拴在房梁上。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第363卷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559

    才高意廣

    成語拼音:
    cái gāo yì guǎng
    成語解釋:
    意:意愿;理想;廣:廣闊;遠大。才學很高;志向遠大;卻難于成就大事業。
    成語出處:
    明 胡震亨《唐音癸簽》:“大抵才高意廣,如孔北海(孔融)之徒。”
    560

    攙行奪市

    成語拼音:
    chān háng duó shì
    成語解釋:
    跨行業搶生意。比喻越權奪職。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大戰邳彤》第一折:“這先鋒合當我做,你怎幺來攙行奪市的。”
    * 人物品質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