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質的成語 (1109個)
-
521
跋扈自恣
- 成語拼音:
- bá hù zì z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為所欲為,無所忌憚。
- 成語出處:
- 《明史 外國傳九 朵顏》:“于是長昂益跋扈自恣,東勾土蠻,西結婚白洪大,以擾諸邊。”
-
522
不可理喻
- 成語拼音:
- bù kě lǐ yù
- 成語解釋:
- 理:道理;事理;喻:開導;使明白。不能夠用道理來開導、說服他。形容態度蠻橫不講理。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褐蓋》:“要之,此輩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詰也。”
-
523
不愧屋漏
- 成語拼音:
- bù kuì wū lòu
- 成語解釋:
- 愧:慚愧;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安放小帳的地方。原意是雖在宗廟里,但無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毛傳:“西北隅謂之屋漏。”
-
524
不可一世
- 成語拼音:
- bù kě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可:許可;贊成。沒有贊許過當時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5卷:“王荊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獨懷刺候濂溪,三及門而三辭焉。”
-
525
不勞而獲
- 成語拼音:
- bù láo ér huò
- 成語解釋:
- 獲:獲得。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也作“不勞而得”。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入官》:“所求于邇,故不勞而得也。”
-
526
搬弄是非
- 成語拼音:
- bān nòng shì fēi
- 成語解釋:
-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回:“惱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調三窩四。”
-
527
暴虐無道
- 成語拼音:
- bào nüè wú dào
- 成語解釋:
- 殘暴狠毒,喪盡道義。
- 成語出處:
- 《晉書 桓彝傳》:“遂肆意酒色,暴虐無道,多所殘害。”
-
528
笨鳥先飛
- 成語拼音: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成語解釋:
- 笨拙的鳥先飛起來;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害怕落到別人后面;比別人先著手做事。也作“夯鳥先飛”。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后,你這等坌(笨)鳥先飛。”
-
529
博施濟眾
- 成語拼音:
- bó shī jì zhòng
- 成語解釋:
- 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
530
不識一丁
- 成語拼音:
- bù shí yī d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 成語出處:
- 明 胡應麟《詩藪 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呂安所為題鳳,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識一丁。”
-
531
飽食終日
- 成語拼音:
- bǎo shí zhōng rì
- 成語解釋:
- 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指無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
532
不舍晝夜
- 成語拼音:
- bù shě zhòu yè
- 成語解釋:
- 舍:放棄。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 成語出處:
- 春秋 孔子《論語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533
半途而廢
- 成語拼音:
- bàn tú ér fèi
- 成語解釋:
- 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
534
百無禁忌
- 成語拼音:
- bǎi wú jìn jì
- 成語解釋:
- 百:一切;禁忌:忌諱。無論什么都不忌諱。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61回:“若是遇見個正經朋友,山向利與不利,穴口開與不開,選擇日子,便周章的百無禁忌。”
-
535
博聞強志
- 成語拼音:
- bó wén qiáng zhì
- 成語解釋:
- 博:廣博;聞:傳聞;志:記住,記憶。指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解蔽》:“博聞強志,不合王制。”
-
536
百無一是
- 成語拼音:
- bǎi wú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成語出處: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
-
537
抱蔓摘瓜
- 成語拼音:
- bào wàn zhāi guā
- 成語解釋:
- 順藤摸瓜。比喻擴大案情,牽連無罪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 李賢《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了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
538
本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běn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移:改變。指長期形成的癖性習慣;難以改變。
- 成語出處:
-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楔子:“想他每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里。”
-
539
稟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bǐng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本性難以改變。
- 成語出處:
- 元 尚仲賢《洞庭湖柳毅傳書》楔子:“想他第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里,離鳳閣近漁磯。
-
540
博學洽聞
- 成語拼音:
- bó xué qià wén
- 成語解釋:
- 博學:廣博。學問廣博,見識豐富。
- 成語出處:
- 《晉書 荀顗傳》:“性至孝,總角知名,博學洽聞,理思周密。”
* 人物品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