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質的成語 (1109個)
-
501
傲雪凌霜
- 成語拼音:
- ào xuě líng shu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不畏嚴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 成語出處:
- 宋 楊無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
502
愛憎分明
- 成語拼音:
- ài zēng fēn míng
- 成語解釋:
- 憎:恨。愛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 成語出處:
- 續范亭《延安五老》詩:“愛憎分明是本色,疾惡如仇不寬恕。”
-
503
百不當一
- 成語拼音:
- bǎi bù dāng yī
- 成語解釋:
- 當:抵擋。一百個抵擋不住一個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下》:“平易相遠,山谷幽澗,仰高臨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當一。”
-
504
百般奉承
- 成語拼音:
- bǎi bān fè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用各種方式來恭維討好人。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金線池》:“巴不得接著子弟,就是錢龍入門,百般奉承他,常怕一個留他不住,怎么剛剛三日,便要趕他出門?”
-
505
跛鱉千里
- 成語拼音:
- bǒ biē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修身》:“故跬步不休,跛鱉千里。”
-
506
不辨菽麥
- 成語拼音:
- bù biàn shū mài
- 成語解釋:
- 辨:分清;菽:豆類。分不清豆子和麥子。形容愚昧無知;或指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杜預注:“菽,大豆也。豆麥殊形易別,故以為癡者之候。”
-
507
搬唇遞舌
- 成語拼音:
- bān chún dì shé
- 成語解釋:
- 挑拔是非。
- 成語出處:
-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這個兩頭白面,搬唇遞舌的歹弟子孩兒。”
-
508
抱打不平
- 成語拼音:
- bào dǎ bù píng
- 成語解釋:
- 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
509
博大精深
- 成語拼音:
- bó dà jīng shēn
- 成語解釋:
- 博:廣博;精深:又專又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而高深。
- 成語出處:
- 明 姜世昌《逸周書》:“迄今讀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
510
拔刀相助
- 成語拼音:
- bá dāo xiāng zhù
- 成語解釋:
- 拔刀幫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見義勇為。常與“路見不平”搭配使用。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連環記》第四折:“連李肅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
511
博而不精
- 成語拼音:
- bó ér bù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學識豐富,但不精深。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融傳》:“賈君精而不博,鄭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
512
不分青紅皂白
- 成語拼音:
-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成語出處: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513
不分皂白
- 成語拼音:
- bù fēn zào bái
- 成語解釋:
-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問情由。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漢 鄭玄箋:“胡之言何也,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于王也。”
-
514
不甘寂寞
- 成語拼音:
- bù gān jì mò
- 成語解釋:
-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單、無聲無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參與某事;或者是不情愿無聲無息;而積極從事活動。
- 成語出處:
- 清 呂留良《與高旦中書》:“念頭淡薄,自然刪落,若不甘寂寞,雖外事清高,正是以退為進。”
-
515
布鼓雷門
- 成語拼音:
- bù gǔ léi mén
- 成語解釋:
- 布鼓:用布蒙的鼓;雷門:古代會稽的城門名。在雷門前擊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賣弄本領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顏師古注:“雷門,會稽城門也,有大鼓,越擊此鼓,聲聞洛陽,故尊引之也。布鼓,謂以布為鼓,故無聲。”
-
516
卑躬屈節
- 成語拼音:
- bēi gōng qū jié
- 成語解釋:
- 卑躬:低頭彎腰;屈節:屈辱節操。形容毫無骨氣,低聲下氣地討好奉承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7回:“單道臺至此方才卑躬屈節的口稱:‘職道才進來,因見大帥公事,所以不敢驚動。’”
-
517
卑躬屈膝
- 成語拼音:
- bēi gōng qū xī
- 成語解釋:
- 卑躬:低頭彎腰;屈膝:彎曲膝蓋;指下跪。形容沒有骨氣;諂媚;討好的無恥形象。
- 成語出處:
- 宋 魏了翁《鶴山文集 江陵州叢蘭精舍記》:“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雖謝安石之賢也,而猶不能免。”
-
518
博古通今
- 成語拼音:
- bó gǔ tōng jīn
- 成語解釋:
- 博:廣博;知道得多;通:通曉。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 成語出處:
- 《晉書 石崇傳》:“君侯博古通今,察遠照邇,愿加三思。”
-
519
巴高望上
- 成語拼音:
- bā gāo wàng shàng
- 成語解釋:
- 指與社會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結交或聯姻。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別說是鴛鴦,憑他是誰,那一個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頭的?”
-
520
不敢造次
- 成語拼音:
- bù gǎn zào cì
- 成語解釋:
- 造次:倉促、魯莽輕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魯莽草率從事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 人物品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