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謂式 (5320個)
-
661
臭不可當
- 成語拼音:
- chòu bù kě dāng
- 成語解釋:
- 當: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東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雜糞壤嶢蚘而實之,臭不可當也。”
-
662
臭不可聞
- 成語拼音:
- chòu bù kě wén
- 成語解釋:
-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東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雜糞壤蟯 而實之,臭不可當也。”
-
663
唇不離腮
- 成語拼音:
- chún bù lí sāi
- 成語解釋:
- 比喻關系親近,經常待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我和娘成日唇不離腮。”
-
664
秤不離砣
- 成語拼音:
- chèng bù lí tuó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有連帶關系。也形容兩人關系親密,經常不離開。
- 成語出處:
-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 什物》:“《合縱記》劇:自古道:‘公不離婆,秤不離砣。’《夢筆生花弦索樂府》:‘水不離波,秤不離砣。’”
-
665
寸步難行
- 成語拼音:
- cùn bù nán xíng
- 成語解釋:
-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離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艱難;連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無力擺脫。也作“寸步難移”、“寸步不移”。
- 成語出處:
- 元 白仁甫《東墻記》:“聽了他凄涼慘切,好教我寸步難行。”
-
666
寸步難移
- 成語拼音:
- cùn bù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見“寸步難行”。
- 成語出處:
-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當年在小舟中,寸步難移。”
-
667
慈悲為本
- 成語拼音:
- cí bēi wéi běn
- 成語解釋:
- 慈悲:慈善和憐憫。原佛教語,以惻隱憐憫之心為根本。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高逸傳論》:“今則慈悲為本,常樂為宗,施舍惟機,低舉成敬。”
-
668
慈悲為懷
- 成語拼音:
- cí bēi wéi huái
- 成語解釋:
- 佛教認為人應以救助普濟他人疾苦為己任
- 成語出處:
-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最后的貴族》:“慈悲為懷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羅宅。”
-
669
成敗在此一舉
- 成語拼音:
- chéng bài zài cǐ yī jǔ
- 成語解釋:
- 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于這次行動了。指采取事關重大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晉書 苻堅載記上》:“成敗之機,在斯一舉。
-
670
蟬不知雪
- 成語拼音:
- chán bù zhī xuě
- 成語解釋:
-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伯論·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蟬之不知雪堅。”
-
671
愁腸百結
- 成語拼音:
- chóu cháng bǎi jié
- 成語解釋:
- 憂愁纏結在腸內。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王昭君變文》:“日月無明照覆盆,愁腸百結虛成著。”
-
672
寸草不留
- 成語拼音:
- cùn cǎo bù liú
- 成語解釋:
- 寸草:小草。①一根小草也不給留下。②亦比喻把人斬盡殺絕或把各種東西破壞殆盡;什么也不留下。③比喻把頭發剃得精光。④形容遭到天災人禍后破壞得十分嚴重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宋 樓鑰《攻媿集 英老真贊》:“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
-
673
寸草不生
- 成語拼音:
- cùn cǎo b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寸草:一點兒草;生:生長。①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②亦形容災情嚴重。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著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
674
春蠶抽絲
- 成語拼音:
- chūn cán chōu sī
- 成語解釋:
- 蠶:昆蟲名;抽:拔出。形容人的思緒、言談牽扯無盡
- 成語出處:
- 陳波《漫談聊天》:“聊起來也定會如春蠶抽絲,而總無盡意吧。”
-
675
稱錘落井
- 成語拼音:
- chèng chuí luò jǐng
- 成語解釋:
- 稱:通“秤”,衡器;稱錘:秤砣。比喻不見蹤影,沒有消息
- 成語出處:
- 宋·釋曉瑩《羅湖野錄》第一卷:“福州資福善禪師:自此一別,稱錘落井。”
-
676
乘車入鼠穴
- 成語拼音:
- chéng chē rù shǔ xué
- 成語解釋:
- 乘:坐。坐著車子進老鼠洞。比喻根本辦不到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瞰鐵杵,皆無想無因故也。”
-
677
出處殊途
- 成語拼音:
- chū chǔ shū tú
- 成語解釋:
- 見“出處殊涂”。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八:“出處殊途,俯仰異容。瞻嘆古烈,思邁高蹤。”
-
678
長城萬里
- 成語拼音:
- cháng chéng wàn lǐ
- 成語解釋:
- 指中國長城。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或軍隊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休日留園中至暮乃歸》:“長城萬里知誰許,看鏡空悲兩鬢霜。”
-
679
唇齒相須
- 成語拼音:
- chún chǐ xiāng xū
- 成語解釋:
- 猶唇齒相依。
- 成語出處:
-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四海冶》:“宣鎮東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鎮、黃花鎮界。四海冶正直黃花鎮北,適當山陵后背,乃唇齒相須之地。”
-
680
唇齒相依
- 成語拼音:
- chún chǐ xiāng yī
- 成語解釋:
- 嘴唇和牙齒互相依靠;比喻雙方關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與共。也作“唇齒相濟。”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鮑勛傳》:“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吳蜀唇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
* 主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