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主謂式 (5320個)

    601

    半文不值

    成語拼音:
    bàn wén bù zhí
    成語解釋:
    比喻毫無價值或無能、品格卑下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倘若事事讓他,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
    602

    兵無常形

    成語拼音:
    bīng wú cháng xíng
    成語解釋:
    用兵無一成不變的形勢。指辦事要因時、因地制宜,具體問題要用具體辦
    成語出處:
    《孫子 計》“兵者,詭道也”三國 魏 曹操注:“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
    603

    兵無斗志

    成語拼音:
    bīng wú dòu zhì
    成語解釋:
    士兵缺乏作戰的決心和勇氣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且說曼伯殺入左軍,陳兵原無斗志,即時奔散,反將周兵沖動。”
    604

    百務具舉

    成語拼音:
    bǎi wù jù jǔ
    成語解釋:
    各種事務全都興辦
    成語出處:
    《明史·沐英傳》:“在滇,百務具舉。”
    605

    比屋可封

    成語拼音:
    bǐ wū kě fēng
    成語解釋:
    意思是在唐、虞時代,賢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會安定,民俗淳樸。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成語出處:
    前蜀 杜光庭《壽春節進元始天尊幀并功德疏表》:“無向隅不獲之夫,有比屋可封之俗。”
    606

    兵未血刃

    成語拼音:
    bīng wèi xuě rèn
    成語解釋:
    猶兵不血刃。指戰事順利,未經交鋒或激戰而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 杜甫與嚴武》:“高適是肅宗所任命的統帥,永王為地方兵力所擊敗身死之后,高適兵未血刃而罷。”
    607

    兵無血刃

    成語拼音:
    bīng wú xuè rèn
    成語解釋:
    指戰事順利,未經交鋒或激戰而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北史 序傳 涼武昭王李暠》:“昭王以緯世之量。為群雄揚奉,兵無血刃,遂啟霸業,乃修敦煌舊塞。”
    608

    本相畢露

    成語拼音:
    běn xiàng bì lù
    成語解釋:
    原形完全顯露了出來。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第三種人’杜衡輩,標榜超然,實為群丑,不即本相畢露,知恥者皆羞稱之,無待這里多說了。”
    609

    百星不如一月

    成語拼音: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成語解釋:
    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開,不如一戶之明。”
    610

    婢學夫人

    成語拼音:
    bì xué fū rén
    成語解釋:
    婢女學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學,卻總不能像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他這日見兩奶奶都戴著雙翠雁兒,也把那只戴在頭上,婢學夫人,十分得意。”
    611

    兵行詭道

    成語拼音:
    bīng xíng guǐ dào
    成語解釋:
    兵:用兵;行:使用;詭:欺詐;道:方法。用兵可以運用詭異和詐偽的戰法。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計》:“兵者,詭道也。”
    612

    八仙過海

    成語拼音:
    bā xiān guò hǎi
    成語解釋: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圣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613

    悲喜交并

    成語拼音:
    bēi xǐ jiāo bìng
    成語解釋:
    悲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
    成語出處:
    《晉書·張軌傳》:“奉詔之日,悲喜交并,天恩光被,褒崇輝渥。”
    614

    悲喜交集

    成語拼音:
    bēi xǐ jiāo jí
    成語解釋:
    交集:一起出現。悲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悲喜交至”。
    成語出處:
    《晉書 王廙傳》:“當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贈大禮,聞問之日,悲喜交集。”
    615

    悲喜兼集

    成語拼音:
    bēi xǐ jiān jí
    成語解釋:
    悲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
    成語出處:
    唐·唐晅《手記》:“千里一遇,悲喜兼集。”
    616

    悲喜交加

    成語拼音:
    bēi xǐ jiāo jiā
    成語解釋:
    交加:聚集。悲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且說胡小記與艾虎認著表親,悲喜交加。”
    617

    悲喜交切

    成語拼音:
    bēi xǐ jiāo qiè
    成語解釋:
    悲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
    成語出處:
    晉·賈善翔《天上玉女記》:“遂披帷相見,悲喜交切。”
    618

    悲喜交至

    成語拼音:
    bēi xǐ jiāo zhì
    成語解釋:
    悲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來到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蓮香》:“共話前生,悲喜交至。”
    619

    筆下留情

    成語拼音:
    bǐ xià liú qíng
    成語解釋:
    指寫文章時作者的措詞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面
    成語出處:
    張賢亮《睡前絮語》:“在‘文革’時期是要判我們刑的,還是請評論家筆下留情為好。”
    620

    本性難移

    成語拼音:
    běn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移:改變。指長期形成的癖性習慣;難以改變。
    成語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楔子:“想他每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里。”
    * 主謂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