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為人處事的成語 (721個)

    141

    超然自得

    成語拼音:
    chāo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超脫世,自覺快樂和滿足。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光自幼志氣不群,博涉詩書,尤精玄理,而不家產,好游山水,后覽佛書,超然自得。”
    142

    倒果

    成語拼音:
    dào guǒ wéi yīn
    成語解釋:
    把結果當成原因,顛倒了因果關系。
    成語出處: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曾不問資本所以群趨于都會之故,是所謂倒果因者耳。”
    143

    戴盆望天

    成語拼音:
    dài pén wàng tiān
    成語解釋:
    頭上頂著盆子看天。比喻行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達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以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亡家室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于主上。”
    144

    遁入空門

    成語拼音:
    dùn rù kōng mén
    成語解釋: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
    145

    受過

    成語拼音:
    dài rén shòu guò
    成語解釋:
    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承擔過錯的責任。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各省系軍閥懾于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受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146

    捉刀

    成語拼音:
    dài rén zhuō dāo
    成語解釋:
    指代或寫文章。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此乃英雄也。”
    147

    知命

    成語拼音:
    dá rén zhī mìng
    成語解釋:
    :通達理的。指心胸豁達的,安于命運。
    成語出處:
    唐·王勃《滕五閣序》:“君子安貧,達知命。”
    148

    打退堂鼓

    成語拼音:
    dǎ tuì táng gǔ
    成語解釋: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共同做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將馬來,回私宅去也。”
    149

    亙古未有

    成語拼音:
    gèn gǔ wèi yǒu
    成語解釋:
    亙古:有責從古代到現在。從古到今都不曾有過。
    成語出處:
    清 薛福成《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臣愚以皇上值亙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之宏謨。”
    150

    瓜李之嫌

    成語拼音:
    guā lǐ zhī xián
    成語解釋:
    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在嫌疑的地位。
    成語出處: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好及第惡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
    151

    畫地而趨

    成語拼音:
    huà dì ér qū
    成語解釋:
    趨:疾走。只在規定的范圍內行動。比喻不知變通。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世間》:“已乎已乎,臨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152

    含垢納污

    成語拼音:
    hán gòu nà wū
    成語解釋:
    垢、污:臟垢;污穢。心里忍受著羞恥和污辱。本指國君應當有容忍恥辱和誣枉的氣度。后指有容忍恥辱的度量;也轉用以形容穢惡聚集之;或包容壞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153

    好高騖遠

    成語拼音:
    hào gāo wù yuǎn
    成語解釋:
    好:喜歡;騖:從;追求。喜歡高的;追求遠的。指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成語出處:
    《宋史 道學傳一 程灝》:“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154

    火中取栗

    成語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
    成語解釋:
    偷取爐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險出力;自己上了當;卻一無所得。
    成語出處:
    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155

    敬而遠之

    成語拼音:
    jìng ér yuǎn zhī
    成語解釋:
    敬:尊重;遠:不接近;之:指對象。尊敬他又不接近他。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156

    解鈴還須系鈴

    成語拼音:
    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成語出處:
    宋 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刮目相看。
    157

    刻鵠類鶩

    成語拼音:
    kè hú lèi wù
    成語解釋:
    刻:刻畫;鵠:天鵝;類:似,象;鶩: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成,陷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158

    看破紅塵

    成語拼音:
    kàn pò hóng chén
    成語解釋:
    紅塵:佛家稱世間。看破情;對一切持超脫態度。這是一種消極厭世態度。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43回:“看這話頭,他明明看破紅塵,貪圖仙景,任俺尋找,總不出來。”
    159

    快語

    成語拼音:
    kuài rén kuài yǔ
    成語解釋:
    快:爽利;直爽。爽快說爽快話。
    成語出處:
    陳白塵、賈霽《宋景詩》第24章:“宋大帥真是快快語!來,干一大杯!”
    160

    開物成務

    成語拼音:
    kāi wù chéng wù
    成語解釋:
    開:開通,了解;務:務。通曉尤物之理,得以辦好各種情。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 為人處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