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為人處事的成語 (721個)

    121

    殺雞取卵

    成語拼音:
    shā jī qǔ luǎn
    成語解釋: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成語出處: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想殺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122

    隨機應變

    成語拼音:
    suí jī yìng biàn
    成語解釋:
    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機:時機;情況;應:應付;變:變化。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郭孝恪傳》:“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則易克殄。”
    123

    史無前例

    成語拼音:
    shǐ wú qián lì
    成語解釋:
    前例:以前的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成語出處:
    清 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抄》:“牢落文章第一,天門垂翅竟何因?百年記注無前例,萬樞機有要津。”
    124

    恬淡無

    成語拼音:
    tián dàn wú wéi
    成語解釋:
    心境清靜自適而無所營求。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刻意》:“夫恬淡寂漠,虛無無,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125

    無濟于

    成語拼音:
    wú jì yú shì
    成語解釋:
    濟:有益。對情沒有什么幫助。比喻不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我豈不知賊兵眾盛?就帶你們同去,亦無濟于。”
    126

    烏焉成馬

    成語拼音:
    wū yān chéng mǎ
    成語解釋:
    指文字因形體相似而轉寫錯誤。
    成語出處:
    《周禮 天官 縫》:“喪,縫棺飾焉漢 鄭玄注:“故書焉馬,杜子春云'當焉'。”
    127

    懸車致仕

    成語拼音:
    xuán chē zhì shì
    成語解釋:
    指告老引退,辭官家居。
    成語出處:
    漢 班固《白虎通 致仕》:“臣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趨走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跛踦之屬,是以退去避賢者,所以長廉恥也。懸車,示不用也。”
    128

    想當然

    成語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成語解釋:
    憑主觀推斷,認情大概是或應該是這樣。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129

    小枉大直

    成語拼音:
    xiǎo wǎng dà zhí
    成語解釋:
    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須保持正直。
    成語出處:
    戰國·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絀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也。”
    130

    信以

    成語拼音:
    xìn yǐ wéi zhēn
    成語解釋:
    把假的當作真的。信:相信。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稱是宰相房玄齡之后,在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來歷,信以真,把他十分敬重。”
    131

    以白

    成語拼音:
    yǐ bái wéi hēi
    成語解釋:
    謂顛倒是非。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應同》:“故君雖尊,以白黑,臣不能聽。”
    132

    以訛傳訛

    成語拼音:
    yǐ é chuán é
    成語解釋:
    以:拿;把;訛:謬誤;錯誤的。把本來就不正確的東西流傳出去。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況且他原是到過這個地方的,這兩雖無考,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者竟故意的弄出這古跡來以愚。”
    133

    一了百當

    成語拼音:
    yī liǎo bǎi dàng
    成語解釋:
    指辦妥當、徹底。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答山東巡撫何來山》:“清丈,實百年曠舉,宜及仆在位,務一了百當。”
    134

    作壁上觀

    成語拼音:
    zuò bì shàng guān
    成語解釋: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外。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135

    執兩用中

    成語拼音: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
    成語解釋:
    指做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適宜的辦法。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舜乎?”
    136

    置身

    成語拼音:
    zhì shēn shì wài
    成語解釋: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情之外。形容對情漠不關心。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你我且置身外,袖手旁觀。”
    137

    自以

    成語拼音:
    zì yǐ wéi shì
    成語解釋:
    自己總認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認;是:對;正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是。”
    138

    自作聰明

    成語拼音:
    zì zuò cōng míng
    成語解釋:
    自以很聰明。形容輕率逞能。
    成語出處:
    《尚書 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
    139

    八面圓通

    成語拼音:
    bā miàn yuán tōng
    成語解釋:
    形容圓滑,應付周全。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要嘴巴會說,見話,見鬼說鬼話,見了官場說官場上的話,見了生意說生意場中的話,真正要八面圓通,十二分周到,方能當得此任。”
    140

    船到江心補漏遲

    成語拼音: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成語解釋:
    船到江心才補漏洞。比喻補救不及時,對情毫無幫助。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
    * 為人處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