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受過的意思 代人受過的讀音和出處
- 代
- 人
- 受
- 過
- 成語名稱:
- 代人受過
- 成語拼音:
- [dài rén shòu guò]
- 成語解釋:
- 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各省系軍閥懾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 成語例句:
- 各省系軍閥懾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指替罪羊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代人受過
- 英文翻譯:
- suffer for the faults of another
- 成語故事:
- 代人受過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代人受過”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 近反義詞的成語 為人處事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承受 擔待 過失 過錯 承擔 責任
“代人受過”的單字解釋
【代】:1.代替:代課。代筆。代銷。2.代理:代局長。3.姓。4.歷史的分期;時代:古代。近代。現代。當代。5.朝代:漢代。改朝換代。6.世系的輩分:第二代。下一代。老一代。我們這一代。7.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級,代以上為宙,如顯生宙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以下為紀。跟代相應的地層系統分類單位叫做界。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受】:1.接受:受賄。受教育。受到幫助。2.遭受:受災。受批評。受委屈。3.忍受;禁受:受不了。受得住。4.適合:受吃(吃著有味)。受看(看著舒服)。受聽(聽著入耳)。
【過】:[guò]1.從一個地點或時間移到另一個地點或時間;經過某個空間或時間:過來。過去。過河。過橋。過年。過節。日子越來越好過了。2.從甲方轉移到乙方:過戶。過賬。3.使經過(某種處理):過羅。過篩子。過濾。過淋。過磅。過秤。過油肉。過過數兒。4.用眼看或用腦子回憶:過目。把昨天的事在腦子里過了一遍。5.超過(某個范圍和限度):過分。過期。過猶不及。樹長得過了房。6.分子結構中有過氧基(—O—O—)結構的:過硫酸根(SO5-)。過氧化氫(H2O2)。7.探望;拜訪:過訪。8.去世:老太太過了好幾天了。9.過失(跟“功”相對):過錯。記過。勇于改過。10.傳染:這個病過人。11.用在動詞后,表示經過:走過廣場。把他送過了橋。12.用在動詞后,表示掉轉方向:翻過一頁。他回過頭看了看。13.用在動詞后,表示超過或勝過:我比不過你。一匹馬比得過兩頭驢。[guo]1.用在動詞后,表示完畢:吃過飯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經開過了。2.用在動詞后,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并未繼續到現在:他去年來過北京。我們吃過虧,上過當,有了經驗了。[guō]姓。
“代人受過”的反義詞
“代人受過”的近義詞
“代人受過”的相關成語
“代人受過”的關聯成語
代字的成語
人字的成語
受字的成語
過字的成語
代開頭的成語
人開頭的成語
受開頭的成語
過開頭的成語
dai的成語
ren的成語
shou的成語
guo的成語
drsg的成語
代人什么什么的成語
代什么受什么的成語
代什么什么過的成語
什么人受什么的成語
什么人什么過的成語
什么什么受過的成語
“代人受過”造句
大家明白小明是代人受過,心中都替他憤憤不平。
這人并不是真正的兇手,他只是代人受過。
悲喜或取舍總似代人受過,何時能結出我諸般因果,他人且行且歌予我千般良辰喜樂,攬燭火間孤舟長河。照墨
記得那天在酒店門口代人受過,客串嫖客,與那嫖客大叔交換虎皮,拉在口袋里的學生證應該在嫖客大叔的手上才對嘛。
盧綰代人受過,劉邦很為他的義氣感動,認為這個朋友沒白交。
但是,我卻不會恨你,希望你不要代人受過才對。
一邊的雷宇晴聽她罵自己的哥哥,本來哥就沒錯,是代人受過,雷宇晴就不爽了,還被罵,不由回罵道:“死瘋子,你以為別人都和你一樣,沒教養,名字可以隨便改?”。
本文為《代人受過》一書前傳,書中人物、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哈哈,想到陰陽法王也有今天,還是代人受過,有趣。
十五歲少年,代人受過,被其父親驅出陳家,修為被封印十年,從此踏上了浪子之路。
* 代人受過的意思 代人受過的成語解釋 代人受過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