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的成語 (721個)
-
581
臨淵羨魚
- 成語拼音:
- lín yuān xiàn yú
- 成語解釋:
- 臨:面對;淵:深水;潭;羨:希望得到。面對著深水潭;希望得到魚。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無實際行動;仍不能如愿以償。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
582
臨陣磨槍
- 成語拼音:
- lín zhèn mó qiāng
- 成語解釋:
- 到了快要上陣打仗的時候才磨刀擦槍。比喻事到臨頭才匆忙準備。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583
明察暗訪
- 成語拼音:
- míng chá àn fǎng
- 成語解釋:
- 察:調查研究;訪:查詢。公開察看了解;暗中調查訪問。指用不同方式;從不同方面進行調查了解。
- 成語出處:
- 清 林則徐《覆奉訪察碎石工程情形折》:“臣仰奉諭旨,明察暗訪,不必丞丞。”
-
584
明珠彈雀
- 成語拼音:
- míng zhū tán què
- 成語解釋:
- 用珍珠打鳥雀。比喻得到的補償不了失去的。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太玄 唐》:“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測曰:明珠彈肉,費不當也。”
-
585
命中注定
- 成語拼音:
- mìng zhōng zhù dìng
- 成語解釋: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
-
586
牛刀割雞
- 成語拼音:
- niú dāo gē jī
- 成語解釋:
- 殺只雞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成語出處:
- 漢 王充《論衡 自紀》:“牛刀割雞,舒戟采葵。”
-
587
牛鼎烹雞
- 成語拼音:
- niú dǐng pēng jī
- 成語解釋:
- 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只雞。比喻大材小用。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
588
涅而不緇
- 成語拼音:
- niè ér bù zī
- 成語解釋:
- 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緇: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
589
弄假成真
- 成語拼音:
- nòng jiǎ chéng zhēn
- 成語解釋:
- 弄:耍弄。本來是假意做作;結果竟成了真的。
- 成語出處:
- 宋 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輸勤。”
-
590
逆來順受
- 成語拼音:
- nì lái shùn shòu
- 成語解釋: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成語出處:
-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
591
裒多益寡
- 成語拼音:
- póu duō yì guǎ
- 成語解釋:
- 裒:減少;:增補。拿多余的一方,增加給缺少的一方。比喻多接受別人的意見,彌補自己的不足。
- 成語出處:
- 《周易 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
592
剖腹藏珠
- 成語拼音:
- pōu fù cáng zhū
- 成語解釋:
- 破開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過甚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太宗貞觀元年》:“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
-
593
匹夫有責
- 成語拼音:
- pǐ fū yǒu zé
- 成語解釋:
- 匹夫:古時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責:有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
594
破罐破摔
- 成語拼音:
- pò guàn pò shuāi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了缺點、錯誤不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 成語出處:
- 陶斯亮《一封終于發出的信》:“我真想破罐破摔,自暴自棄,可是一想到您,我就又覺得不應該那樣做。”
-
595
平流緩進
- 成語拼音:
- píng liú huǎn jìn
- 成語解釋:
- 本指船在緩流中慢慢前進。后比喻穩步前進。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泛小輪》詩:“船緩進,水平流,一莖竹篙剔船尾,兩幅青幕幅船頭。”
-
596
拋磚引玉
- 成語拼音:
- pāo zhuān yǐn yù
- 成語解釋: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597
去粗取精
- 成語拼音:
- qù cū qǔ jīng
- 成語解釋:
- 除去雜質,留取精華。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實踐論》:“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
598
求大同,存小異
- 成語拼音:
- qiú dà tóng,cún xiǎo yì
- 成語解釋:
- 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對某些小的、次要的問題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599
清規戒律
- 成語拼音:
- qīng guī jiè lǜ
- 成語解釋:
-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 成語出處:
- 《釋門正統》:“元和九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
-
600
趨利避害
- 成語拼音:
- qū lì bì hài
- 成語解釋:
- 趨: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開有害的一面。
- 成語出處:
- 漢·霍谞《奏記大將軍梁商》:“至于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
* 為人處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