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的成語 (721個)
-
561
解弦更張
- 成語拼音:
- jiě xián gē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更:改換;張:給樂器上弦。改換、調整樂器上的弦,使聲音和諧。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
562
盡心盡力
- 成語拼音:
- jìn xīn jìn lì
- 成語解釋:
- 指費盡心力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坦之傳》:“且受遇先帝,綢繆繾綣,并志竭忠貞,盡心盡力,歸誠陛下,以報先帝。”
-
563
降心相從
- 成語拼音:
- jiàng xīn xiāng cóng
- 成語解釋:
- 委屈自己的意愿;放棄成見;服從別人。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隱公二十八年》:“天禍衛國,君臣不協,以及此憂也。今天誘其衷,使皆降心以相從也。”
-
564
儉以養廉
- 成語拼音:
- jiǎn yǐ yǎng lián
- 成語解釋:
- 節儉可以培養廉潔的作風和風氣。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
-
565
膠柱鼓瑟
- 成語拼音:
- jiāo zhù gǔ sè
- 成語解釋:
- 膠:用膠粘住;柱:瑟上調音用的短木;鼓:彈奏;瑟:一種古樂器。用膠把柱粘住;再去彈瑟;比喻拘泥固執而不知變通。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
566
井中求火
- 成語拼音:
- jǐng zhōng qiú huǒ
- 成語解釋:
- 在水井里去尋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對,根本達不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567
今朝有酒今朝醉
- 成語拼音:
- 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
- 成語解釋:
- 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
- 成語出處:
- 唐 權審《絕句》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568
枯形灰心
- 成語拼音:
- kū xíng huī xīn
- 成語解釋:
- 身體像枯木心如同死灰。形容極端消極。
- 成語出處:
- 《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加死灰也。”
-
569
鏤冰雕朽
- 成語拼音:
- lòu bīng diāo xiǔ
- 成語解釋:
- 鏤、雕:雕刻。雕刻冰塊和朽木。比喻勞而無功。
- 成語出處:
- 《北史 儒林傳序》:“鏤冰雕朽,迄用無成。”
-
570
聊復爾耳
- 成語拼音:
- liáo fù ěr ěr
- 成語解釋:
- 姑且如此而已。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
571
立竿見影
- 成語拼音:
- lì gān jiàn yǐng
- 成語解釋: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參同契考異》中篇:“立竿見影,呼谷傳響,豈不靈哉!”
-
572
臨機應變
- 成語拼音:
- lín jī yìng biàn
- 成語解釋:
- 機:時機,形勢。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6卷:“不過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蓋未論臨機應變,方略不同。”
-
573
臨難鑄兵
- 成語拼音:
- lín nàn zhù bīng
- 成語解釋:
- 臨到危難時,方才鑄造兵器。比喻平時不作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 成語出處:
-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雜上二十》:“溺者不問隊,迷者不問路。溺而后問隊,迷而后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
-
574
另起爐灶
- 成語拼音:
- lìng qǐ lú zào
- 成語解釋:
- 另:另外。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羹莫辨,這才‘另起爐灶’。”
-
575
臨時抱佛腳
- 成語拼音:
- 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 成語解釋:
- 原意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臨渴掘井之意。后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臨時抱佛腳”。
- 成語出處:
- 唐 孟郊《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
576
屢試不爽
- 成語拼音:
- lǚ shì bù shuǎng
- 成語解釋: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冷生》:“言未已,驢已蹶然伏迫上,屢試不爽。”
-
577
流行坎止
- 成語拼音:
- liú xíng kǎn zhǐ
- 成語解釋:
- 流:水順勢流;坎:低陷不平。順流而行,遇險即止。比喻順利時出仁,遇挫時退隱。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已。”
-
578
魯魚帝虎
- 成語拼音:
- lǔ yú dì hǔ
- 成語解釋:
- 指文字傳抄錯誤。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抱樸子》:“諺云:‘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
579
勞逸結合
- 成語拼音:
- láo yì jié hé
- 成語解釋:
- 逸:原指安樂;安閑。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結合。指既要積極工作;又要適當休息。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關于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搞好勞逸結合,不僅不會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
580
聊以塞責
- 成語拼音:
- liáo yǐ sè zé
- 成語解釋:
- 聊:姑且;塞:搪塞;應付。姑且用以搪塞、應付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我素乏捷才,且不長于吟詠,姐妹輩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責,不負斯景而已。”
* 為人處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