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中考常考易錯成語 (386個)

    281

    閑情逸致

    成語拼音:
    xián qíng yì zhì
    成語解釋: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老爺這趟出來,更是閑情逸致,正要問問沿途的景物。”
    282

    軒然大波

    成語拼音:
    xuān rán dà bō
    成語解釋:
    高高涌起的巨大波濤。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軒然:高高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283

    先聲奪人

    成語拼音:
    xiān shēng duó rén
    成語解釋: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284

    相提并論

    成語拼音:
    xiāng tí bìng lùn
    成語解釋:
    相提:相比;相對照;并:一起;并列;論:談論;對待。把兩個人或兩件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285

    喜聞樂見

    成語拼音:
    xǐ wén lè jiàn
    成語解釋:
    聞:聽。喜歡聽;樂意看。形容適合人們興趣;很受歡迎。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仆誠喜聞而樂道,自顧何德以承之。”
    286

    欣喜若狂

    成語拼音:
    xīn xǐ ruò kuáng
    成語解釋:
    形容高興到了極點。欣喜:歡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287

    循循善誘

    成語拼音:
    xún xún shàn yòu
    成語解釋:
    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指。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288

    虛張聲勢

    成語拼音:
    xū zhāng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
    假裝出強大的氣勢。虛:虛假;張:張揚。
    成語出處:
    唐 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淄青、恒冀兩道,與蔡州氣類略同,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289

    義不容辭

    成語拼音:
    yì bù róng cí
    成語解釋: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290

    義憤填膺

    成語拼音:
    yì fèn tián yīng
    成語解釋:
    膺:胸。正義的憤恨充滿了胸膛。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江淹《恨賦》:“置酒欲飲,悲來填膺。”
    291

    有例可援

    成語拼音:
    yǒu lì kě yuán
    成語解釋:
    有成例可以援引。
    成語出處:
    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書》:“惟生傳則自古有之,如韓昌黎之于何蕃,司馬溫公子之于范鎮,有例可援。”
    292

    一勞永逸

    成語拼音:
    yī láo yǒng yì
    成語解釋: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費力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封燕然山銘》:“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無寧者也。”
    293

    一鳴驚人

    成語拼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94

    飲泣吞聲

    成語拼音:
    yǐn qì tūn shēng
    成語解釋:
    泣:無聲的哭;吞聲:不敢出聲。不敢放聲大哭。
    成語出處:
    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第二卷:“悵然慘,嬌魂怨,飲泣吞聲。”
    295

    優柔寡斷

    成語拼音:
    yōu róu guǎ duàn
    成語解釋:
    優柔:遲疑不決;寡:少;斷:決斷。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決斷。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296

    與日俱增

    成語拼音:
    yǔ rì jù zēng
    成語解釋:
    與:跟著;日:時間;俱:一起。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增長。
    成語出處:
    《清史稿 圣祖紀三》:“萬國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廷者當以慈為先。朕老矣,臨深履薄之念,與日俱增,敢滿假乎?”
    297

    引人入勝

    成語拼音:
    yǐn rén rù shèng
    成語解釋:
    勝:引人進入佳境。優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風景或文藝作品吸引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王衛軍云,酒正自引人著勝地。”
    298

    飲水思源

    成語拼音:
    yǐn shuǐ sī yuán
    成語解釋: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成語出處:
    北周 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299

    有聲有色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yǒu sè
    成語解釋:
    既有聲音;又有色澤。形容表演或說話十分生動、精彩。
    成語出處:
    宋 汪藻《浮溪集 翠微堂記》:“其意從謂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
    300

    以身作則

    成語拼音:
    yǐ shēn zuò zé
    成語解釋: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中考常考易錯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