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句 (1179個)
-
741
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 成語拼音:
- qí kāi dé shèng,mǎ dào chéng gōng
- 成語解釋:
- 令旗一揮,戰馬一到就取得了勝利。比喻事情進展順利,一開始就取得成功
- 成語出處:
- 明·周楫《西湖二集·劉伯溫薦賢平浙中》:“所以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風卷殘云。”
-
742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bù tóng fēng,bǎi lǐ bù tóng sú
- 成語解釋:
- 指各地各有各的風俗習慣。
- 成語出處:
-
743
千里饋糧,士有饑色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
- 成語解釋:
- 饋:贈送。缺糧時從千里之外送來,難免士兵挨餓。比喻遠糧不解近饑,遠水不解近渴
- 成語出處:
- 鄭觀應《盛世危言·懇荒》:“千里饋糧,士有饑色,雖有精兵名將,又豈能不飲不食。”
-
744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sòng é máo,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成語出處:
- 吳強《紅日》第15章:“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氣,吃一點!”
-
745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
- 成語解釋:
- 堤:堤壩;潰:崩潰;蟻穴:螞蟻洞。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潰于蟻穴,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
746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dī,huǐ yú yǐ xué
- 成語解釋:
- 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
-
747
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 成語拼音:
- 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 成語出處:
- 明 李贄《史綱評要 周紀 顯王》:“前門拒虎,后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
-
748
前門去虎,后門進狼
- 成語拼音:
- qián mén q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同“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樣多的草莽英雄又闖進了成都城,這不正是‘前門去虎,后門進狼’?”
-
749
前怕龍,后怕虎
- 成語拼音:
- qián pà lóng,hòu pà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 成語出處:
- 明 馮惟敏《朝天子 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設謀,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
750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 成語拼音:
-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qì
- 成語解釋: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僅有一點挈瓶汲水的淺薄見識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職守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田豫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
751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成語拼音:
-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rén
- 成語解釋: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僅有一點挈瓶汲水的淺薄見識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職守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乞休申文》:“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752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成語拼音:
- qiè píng zhī zhī,bù shī shǒu qì
- 成語解釋: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僅有一點挈瓶汲水的淺薄見識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職守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753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成語拼音:
- qióng qióng jié lì,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 成語解釋:
- 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思玄賦》:“何孤行之煢煢兮,孑不群而介立。”晉·李密《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754
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 成語拼音:
- qiān rén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
- 成語解釋:
- 指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
- 成語出處:
- 《史記 商君列傳》:“趙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
755
前人失腳,后人把滑
- 成語拼音:
- qián rén shī jiǎo,hòu rén bǎ huá
- 成語解釋:
- 比喻吸取人家失敗的教訓,小心謹慎,免得再失事。
- 成語出處:
- 明 何孟春《馀冬序錄摘抄》第六卷:“今世俚語:‘前人失腳,后人把滑’,即漢諺“前車覆,后車戒‘之義也。”
-
756
清如水,明如鏡
- 成語拼音:
- qīng rú shuǐ,míng rú jì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為官清廉,做事公正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5回:“在河南的時候,不肯賺朝廷一個大錢,不肯見老百姓受一分累,是一個清如水,明如鏡的好官。”
-
757
前人種樹,后人乘涼
- 成語拼音:
- qián rén zhòng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前人為后人造福。亦作“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 成語出處:
-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32回:“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反把那種樹的人殺了,還有甚么公理呢!”
-
758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成語拼音:
- qiú shēng bù dé,qiú sǐ bù néng
- 成語解釋:
- 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處境十分艱難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37回:“此時慕政弄得沒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759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 成語拼音:
- qīng shān bù lǎo,lǜ shuǐ cháng cún
- 成語解釋:
- 指經過的時間長久,比喻永存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青山不老,綠水長存。他日事成,必當厚報。”
-
760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 成語拼音:
- qiú shēng bù néng,qiú sǐ bù dé
- 成語解釋:
- 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處境十分艱難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4回:“屢次要尋自盡,無奈眾人日夜提防,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 上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