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成語 (1980個)
-
761
倚酒三分醉
- 成語拼音:
- yǐ jiǔ sān fēn zuì
- 成語解釋:
- 倚:倚仗。仗著喝點酒就裝出醉態來。形容借一點因由,故意擴大事態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4回:“賈璉見了人,越發‘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風來,故意要殺鳳姐兒。”
-
762
養精蓄銳
- 成語拼音:
- yǎng jīng xù ruì
- 成語解釋:
- 養:保養;精:精神;蓄:積蓄;銳:銳氣。保養精神;積蓄力量。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4回:“且待半年,養精蓄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
-
763
一口三舌
- 成語拼音:
- yī kǒu sān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嘮叨、話多。
- 成語出處:
-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無益。”
-
764
以卵敵石
- 成語拼音:
- yǐ luǎn dí shí
- 成語解釋:
- 用蛋去抵擋石頭,比喻不自量力。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敵石;兼之擅作威福,無罪受刑,有功不賞。蓋系舊臣,無端為所摧辱,心實恨之!”
-
765
雅量高致
- 成語拼音:
- yǎ liàng gāo zhì
- 成語解釋:
- 氣度寬宏,情致高雅。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惟與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幹(蔣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
766
元龍豪氣
- 成語拼音:
- yuán lóng háo qì
- 成語解釋:
- 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曾慢待許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氾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
767
掩目捕雀
- 成語拼音:
- yǎn mù bǔ què
- 成語解釋:
- 遮著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騙自己。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琳傳》:“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大國之事,其可以詐立乎!”
-
768
一面之詞
- 成語拼音:
- yī miàn zhī cí
- 成語解釋:
- 單方面的言辭;即某一個方面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今日若聽此一面之詞,楊儀等必投魏矣。”
-
769
一面之辭
- 成語拼音:
- yī miàn zhī cí
- 成語解釋:
- 見“一面之詞”。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五回:“今日若聽此一面之詞,楊儀等必投魏矣。”
-
770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成語拼音: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
771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 成語拼音: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772
衣輕乘肥
- 成語拼音:
- yì qīng chéng féi
- 成語解釋:
- 衣:穿。輕:輕暖的裘衣;肥:肥壯的馬。穿著貴重的衣服,駕馭肥壯的馬。形容生活奢侈豪華。
- 成語出處:
- 《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鐘會,名公子,以才能貴幸,乘肥衣輕,賓從如云。”
-
773
偃旗息鼓
- 成語拼音:
- yǎn qí xī gǔ
- 成語解釋: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
-
774
一日三秋
- 成語拼音:
- yī rì sān qiū
- 成語解釋:
- 一天不見面;就像過了三年。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何遜《為衡山侯與婦書》:“路邇人遐,音塵寂絕,一日三秋,不足為喻。”
-
775
晏然自若
- 成語拼音:
- yàn rán zì ruò
- 成語解釋:
- 晏然:平靜安定的樣子;自若:不變常態。形容在緊張狀態下沉靜如常。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吳志 孫堅傳》:“南陽太守張咨,聞軍至,晏然自若。”
-
776
一身都是膽
- 成語拼音:
-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 成語解釋:
- 極言膽大勇敢。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志·趙云傳》裴松之注引《云別傳》:“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
777
以私廢公
- 成語拼音:
- yǐ sī fèi gōng
- 成語解釋:
- 由于私情而廢棄公務。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晃回顧眾將,厲聲大叫曰:‘若取得云長首級者,重賞千金!’公驚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
-
778
原始見終
- 成語拼音:
- yuán shǐ jiàn zhōng
- 成語解釋:
- 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實知》:“凡圣人見禍福也,亦揆端推類,原始見終。”《三國志·魏書·臧洪傳》:“仆雖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
-
779
鷹視狼顧
- 成語拼音:
- yīng shì láng gù
- 成語解釋:
- 形容目光銳利,為人狠戾。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
780
倚勢凌人
- 成語拼音:
- yǐ shì líng rén
- 成語解釋:
- 憑借權勢,欺侮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后改云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
* 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