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國成語 (764個)

    221

    口似懸河

    成語拼音:
    kǒu sì xuán hé
    成語解釋:
    見“口若懸河”。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四十五回:“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
    222

    曠世逸才

    成語拼音:
    kuàng shì yì cái
    成語解釋:
    曠世:絕代;空前。逸才:超人的才智。當代少見的出眾的才能。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九回:“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成漢史,誠為盛事。”
    223

    寬以待人

    成語拼音:
    kuān yǐ dài rén
    成語解釋:
    寬:寬容。以寬宏大度的態度來對待別人。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六十回:“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
    224

    留戀不舍

    成語拼音:
    liú liàn bù shě
    成語解釋: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留戀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225

    淚流滿面

    成語拼音:
    lèi liú mǎn miàn
    成語解釋:
    眼淚流了一臉。形容極度悲傷。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一百十回:“言訖,以印綬付之,淚流滿面。”
    226

    老弱殘兵

    成語拼音:
    lǎo ruò cán bīng
    成語解釋:
    軍隊中年老、體弱、傷殘的士兵。指軍隊中喪失戰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體弱、能力很差的人。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32回:“城中無糧,可發老弱殘兵并婦人出降,彼必不為備,我即以兵繼百姓之后出攻之。”
    227

    令人切齒

    成語拼音:
    lìng rén qiè chǐ
    成語解釋:
    令:使;切齒:牙齒相磨切,表示極其憤恨。使人非常憤恨。
    成語出處:
    志 魏志 王肅傳》:“著《史記》非貶孝武,令人切齒。”
    228

    老生常談

    成語拼音: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成語解釋:
    老生:老書生。原指老書生經常談論的事物或觀點。后泛指毫無新意的理論或老話。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魏志 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
    229

    凌上虐下

    成語拼音:
    líng shàng nüè xià
    成語解釋:
    凌:欺負。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成語出處:
    志·魏書·后主傳》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昔項籍總一強眾,跨州兼土,所務者大,然卒敗垓下,死于東城,為笑千載,皆不以義,凌上虐下故也。”
    230

    藍田生玉

    成語拼音:
    lán tián shēng yù
    成語解釋:
    舊時比喻賢父生賢子。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吳志 諸葛恪傳》:“諸葛恪字元遜,瑾長子也。”裴松之注引晉 虞溥《江表傳》:“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231

    雷霆之怒

    成語拼音:
    léi tíng zhī lù
    成語解釋:
    雷霆:霹靂。象霹靂一樣的盛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志 吳志 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232

    臨危不顧

    成語拼音:
    lín wēi bù gù
    成語解釋:
    臨:遇到;危:危險。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成語出處:
    志 魏志 陳留王傳》:“和、琇、撫皆抗不撓,拒會兇言,臨危不顧。”
    233

    目不邪視

    成語拼音:
    mù bù xié shì
    成語解釋: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11回:“婦人請竺同載。竺上車端坐,目不邪視。”
    234

    名垂后世

    成語拼音:
    míng chuí hòu shì
    成語解釋:
    好名聲流傳的后代。
    成語出處:
    志·魏書·臧洪傳》:“身著圖象,名垂后世。”
    235

    迷而不反

    成語拼音:
    mí ér bù fǎn
    成語解釋: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魏志 鐘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皆碎。”
    236

    迷而知反

    成語拼音:
    mí ér zhī fǎn
    成語解釋:
    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魏志 袁術傳》:“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237

    鳴金收軍

    成語拼音:
    míng jīn shōu jūn
    成語解釋:
    古時作戰用敲鑼等方式發出信號撤軍回營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65回:“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
    238

    悶悶不樂

    成語拼音:
    mèn mèn bù lè
    成語解釋:
    悶悶: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煩悶抑郁。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18回:“意欲棄布他往,卻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終日悶悶不樂。”
    239

    命若懸絲

    成語拼音:
    mìng ruò xuán sī
    成語解釋:
    比喻生命垂危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36回:“吾今命若懸絲,專望救援。”
    240

    漫山遍野

    成語拼音:
    màn shān biàn yě
    成語解釋:
    漫:原為水滿外流的意思;引申為“布滿”;遍:動詞;遍及;布滿。原指布滿了山坡山岡、田間曠野。形容數量很多、范圍很廣、聲勢很大。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58回:“西涼州前部先鋒馬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
    * 三國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