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國成語 (764個)

    261

    青蠅吊客

    成語拼音:
    qīng yíng diào kè
    成語解釋:
    死后只有青蠅來吊。比喻生前沒有知己朋友的人。
    成語出處:
    志·吳書·虞翻傳》裴松之注引《虞翻別傳》:“自恨疏節,骨體不媚,犯上獲罪,當長沒海隅。生無可與語,死以青蠅為吊客。”
    262

    氣涌如山

    成語拼音:
    qì yǒng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形容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吳志 吳主傳》:“權大怒,欲自征淵”裴松之注引晉 虞溥《江表傳》:“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涌如山。”
    263

    器宇軒昂

    成語拼音:
    qì yǔ xuān áng
    成語解釋:
    軒昂:精神飽滿。形容人精神飽滿,風度不凡。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43回:“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游說。”
    264

    七縱七禽

    成語拼音:
    qī zòng qī qín
    成語解釋:
    亦作“七縱七擒”。相傳時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長孟獲,又七次釋放,終于使孟獲心悅誠服。《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于營陳之間,問曰:
    成語出處:
    相傳時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長孟獲,又七次釋放,終于使孟獲心悅誠服。事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265

    肉顫心驚

    成語拼音:
    ròu chàn xīn jīng
    成語解釋: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成語出處:
    演義》第九回:“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266

    柔能克剛

    成語拼音:
    róu néng kè gāng
    成語解釋: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夠制服剛強的人。同“柔能制剛”。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六十回:“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
    267

    忍辱偷生

    成語拼音:
    rěn rǔ tōu shēng
    成語解釋:
    偷:茍且。忍受屈辱,茍且活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八回:“止因未與將軍一訣,故且忍辱偷生。”
    268

    如魚得水

    成語拼音:
    rú yú dé shuǐ
    成語解釋:
    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適合的環境。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蜀志 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269

    仁義之師

    成語拼音:
    rén yì zhī shī
    成語解釋:
    師:軍隊。伸張仁愛正義討伐邪惡的軍隊。亦作“仁義之兵”。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一一五回:“吾欲興仁義之師,伐無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義之師,吊民伐罪,四海引領而望,孰不歸心?”
    270

    山崩地陷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dì xiàn
    成語解釋:
    亦作“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九十四回:“忽然一聲響,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塹之中。”
    271

    手不釋卷

    成語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成語解釋: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
    魏 曹丕《典論 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272

    石城湯池

    成語拼音:
    shí chéng tāng shi
    成語解釋:
    比喻防守堅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成語出處:
    志·魏志·辛毗傳》:“兵法稱: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無粟者,不能守也。”
    273

    深根固本

    成語拼音:
    shēn gēn gù běn
    成語解釋:
    同“深根固柢”。
    成語出處:
    志·吳志·陸瑁傳》:“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亙之時,率須深根固本,愛力惜費。” 《晉書·文苑傳·伏滔》:“令之有漸,軌之有度,寵之有節,權不外授,威不下黷,所以杜其萌際,深根固本,傳之百世。”
    274

    神鬼莫測

    成語拼音:
    shén guǐ mò cè
    成語解釋:
    測:推測。事情極詭秘,神鬼也難測度。形容誰也推測不出。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八十七回:“諸將皆拜伏曰:‘丞相機算,神鬼莫測。’”
    275

    顧茅廬

    成語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成語解釋:
    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蜀志 諸葛亮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276

    神鬼難測

    成語拼音:
    shén guǐ nán cè
    成語解釋:
    測:推測。事情極詭秘,神鬼也難測度。形容誰也推測不出。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八十七回:“諸將皆拜伏曰:‘丞相機算,神鬼莫測。’”
    277

    尸橫遍野

    成語拼音:
    shī héng biàn yě
    成語解釋:
    尸:尸體;橫:雜亂;遍:到處。尸體布滿四野;形容死人極多。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39回:“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278

    色厲膽薄

    成語拼音:
    sè lì dǎn bó
    成語解釋:
    色:神色。厲:嚴厲、兇猛。薄:脆弱。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二十一回:“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79

    身歷其境

    成語拼音:
    shēn lì qí jìng
    成語解釋:
    親身來到某個地方
    成語出處:
    志·吳志·吳主傳》:“而曹公已臨其境。”
    280

    上樓去梯

    成語拼音:
    shàng lóu qù tī
    成語解釋:
    比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也比喻誘人上當。
    成語出處:
    志·蜀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 三國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