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三國成語 (764個)

    201

    弘毅寬厚

    成語拼音:
    hóng yì kuān hòu
    成語解釋:
    弘毅:意志堅強,志向遠大。志向遠大而待人寬大厚道。
    成語出處:
    志·蜀志·先主(劉備)傳評》:“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202

    荒淫無道

    成語拼音:
    huāng yín wú dào
    成語解釋:
    荒淫:淫亂無度,貪戀酒色。無道:不講或不行道義。多指君主生活糜爛,重用奸佞,殘害忠良,奴役百姓。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一百九回:“今主上荒淫無道,褻近娼優,聽信讒言,閉塞賢路:其罪甚于漢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吾謹按伊尹、霍光之法,別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
    203

    堅壁清野

    成語拼音:
    jiān bì qīng yě
    成語解釋:
    堅壁:加固營壘;清野:將四野的財物清理收藏起來。加固營壘;清理收藏財物。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魏志 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敵軍,將軍攻之不拔,路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固耳。”
    204

    金波玉液

    成語拼音:
    jīn bō yù yè
    成語解釋:
    比喻美酒。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八十八回:“今聞老母被囚,雖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205

    驕兵之計

    成語拼音:
    jiāo bīng zhī jì
    成語解釋:
    故意向敵軍示弱,以助長其驕傲情緒,使其輕敵大意的計策。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七十回:“孟達暗暗發書,申報玄德,說‘黃忠連輸數陣,現今退在關上。’玄德慌問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將驕兵之計也。’”
    206

    精貫白日

    成語拼音:
    jīng guàn bái rì
    成語解釋:
    形容極端忠誠。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魏志 武帝紀》:“君執大節,精貫白日,奮其武怒,運其神策。”
    207

    進可替否

    成語拼音:
    jìn kě tì fǒu
    成語解釋:
    謂向君主進獻良策以廢棄弊政。
    成語出處:
    志·魏志·盧毓傳》:“官人秩才,圣帝所難,必須良佐,進可替否。”
    208

    旌旗卷舒

    成語拼音:
    jīng qí juǎn shū
    成語解釋:
    舒:展開。戰旗隨風飄動,有時卷起,有時展開。比喻戰事持續。
    成語出處:
    志 魏書 傅嘏傳》:“掃除兇逆,芟荑遺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給。”
    209

    驚肉生髀

    成語拼音:
    jīng ròu shēng bì
    成語解釋:
    志·蜀志·先主傳》“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于表劉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
    成語出處:
    志·蜀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于表劉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210

    舉善薦賢

    成語拼音:
    jǔ shàn jiàn xián
    成語解釋: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211

    進退狼狽

    成語拼音:
    jìn tuì láng bèi
    成語解釋:
    進退兩難;陷于困境。
    成語出處:
    志·蜀志·馬超傳》:“阜敘起于鹵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212

    吉兇禍福

    成語拼音:
    jí xiōng huò fú
    成語解釋:
    吉祥、不幸、災禍、幸福。
    成語出處:
    志 吳志 太史慈傳》:“是為吉兇禍福等耳,吾不獨受此罪。”
    213

    開基創業

    成語拼音:
    kāi jī chuàng yè
    成語解釋:
    指開創帝業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44回:“吾等自隨孫將軍開基創業,大小數百戰,方才戰得六郡城池。”
    214

    枯木生花

    成語拼音:
    kū mù shēng huā
    成語解釋:
    枯樹開了花。比喻絕處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成語出處:
    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花于已枯之木。”
    215

    開門揖盜

    成語拼音:
    kāi mén yī dào
    成語解釋:
    揖:打拱;表示歡迎。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進壞人;招來禍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吳志 孫權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
    216

    孔孟之道

    成語拼音:
    kǒng mèng zhī dào
    成語解釋: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學說。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演義》第60回:“松聞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專務強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誨,以開發明公耶?”
    217

    筐篋中物

    成語拼音:
    kuāng qiè zhōng wù
    成語解釋:
    比喻平常的事情。
    成語出處:
    志·吳書·韋曜傳》:“此人家筐篋中物耳。”
    218

    枯樹開花

    成語拼音:
    kū shù kāi huā
    成語解釋:
    已經枯死的樹又開起花來。比喻絕處逢生;亦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況下出現的奇跡。
    成語出處:
    晉 陳壽《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219

    空室清野

    成語拼音:
    kōng shì qīng yě
    成語解釋:
    在對敵斗爭時,把家里的東西和田里的農產品藏起來,使敵人到來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成語出處:
    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220

    枯樹生花

    成語拼音:
    kū shù shēng huā
    成語解釋:
    枯樹開起花來。比喻在絕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成語出處:
    志·魏志·劉廙傳》:“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 三國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