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開頭的成語 (1059個)

    641

    利百

    成語拼音:
    shā yī lì bǎi
    成語解釋:
    見“殺礪百”。
    成語出處:
    《周書·蘇綽傳》:“若有深奸巨猾,傷化敗俗,悖亂人倫,不忠不孝,故為背道者,殺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642

    礪百

    成語拼音:
    shā yī lì bǎi
    成語解釋:
    猶言殺儆百。
    成語出處:
    《周書·蘇綽傳》:“若有深奸巨猾,傷化敗俗,悖亂人倫,不忠不孝,故為背道者,殺礪百,以清王化。”
    643

    勸百

    成語拼音:
    shǎng yī quàn bǎi
    成語解釋:
    獎勵個人的先進事跡而鼓勵好多人。
    成語出處:
    《文中子·立命》:“賞以勸百,罰以懲眾。”
    644

    勸眾

    成語拼音:
    shǎng yī quàn zhòng
    成語解釋:
    獎勵個人的先進事跡而鼓勵好多人。
    成語出處:
    周 呂尚《陰謀》:“殺以懲萬,賞而勸眾,此明君之威福也。”
    645

    始終若

    成語拼音:
    shǐ zhōng ruò yī
    成語解釋:
    同“始終如”。
    成語出處:
    《周書·于謹傳》:“故功臣之中,特見委信,始終若,人臣間言。”
    646

    同聲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yī cí
    成語解釋:
    猶言眾口辭。指大家說得都樣。
    成語出處:
    清·陳確《死節論》:“何至使八百諸侯同聲辭,冠帶之倫服膺新命!”
    647

    通同

    成語拼音:
    tōng tóng yī yì
    成語解釋:
    串通在起。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回:“況且打死的賊是周瑞的干兒子,必是他們~的。”
    648

    天下老鴉般黑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lǎo yā yī bān hēi
    成語解釋:
    比喻壞人壞事各地都差不多,到處都是樣黑暗
    成語出處:
    魯迅《致孫伏園》:“前幾天也頗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樣。哈哈,真是天下老鴉般黑。”
    649

    天下烏鴉般黑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
    成語解釋:
    比喻不管哪個地方的剝削者壓迫者都是樣的壞。
    成語出處:
    楊沫《青春之歌》第部第五章:“天下烏鴉般黑,這兒黑暗、齷齪,別處還不是樣。”
    650

    天下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yī jiā
    成語解釋:
    視天下人為家,和睦相處。也指全國統
    成語出處:
    《禮記·禮運》:“故圣人耐以天下為家,以中國為人者,非意之也。”
    651

    萬口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語解釋:
    比喻意見致。同“萬口辭”。
    成語出處: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節:“現在萬口詞,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652

    不備

    成語拼音:
    wú yī bù bèi
    成語解釋:
    謂樣樣齊全。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無不精,無不備。”
    653

    不知

    成語拼音:
    wú yī bù zhī
    成語解釋:
    沒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識豐富。
    成語出處: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第49卷引《五符經》:“知者,無之不知也。不知者,無能知也。者,至貴無偶之號也。”
    654

    警百

    成語拼音:
    yǐ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警:警戒;警告。懲罰人以警戒眾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以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655

    儆百

    成語拼音:
    yǐ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見“以警百”。
    成語出處:
    蕭復興《貼深藍色海綿的球拍》:“連隊的指導員是個復員軍人,本想以儆百,好好批評她通。”
    656

    利即有

    成語拼音:
    yǒu yī lì jì yǒu yī bì
    成語解釋:
    弊:弊病,害處。在這方面有好處,在另方面就會有壞處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6回:“天下事有利即有弊,那里有沒有弊病的道理。”
    657

    眾口如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rú yī
    成語解釋: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致。同“眾口辭”。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吏部 都給事升轉》:“而謂科臣但當內擢,其最不肖者間出二人于外,則眾口如。”
    658

    祖龍

    成語拼音:
    zǔ lóng yī jù
    成語解釋:
    祖龍:秦始皇。指秦始皇焚書。比喻把火燒掉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8回:“將坊間切刻板,世上切時文,俱付之祖龍炬。”
    659

    知其不達其二

    成語拼音:
    zhī qí yī bù dá qí èr
    成語解釋:
    只了解事物的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語出處:
    宋·蘇軾《漢武帝論》:“知其,不達其二;見其利,不睹其害。”
    660

    知其未睹其二

    成語拼音:
    zhī qí yī wèi dǔ qí èr
    成語解釋:
    只了解事物的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成語出處:
    漢·揚雄《長揚斌》:“若客所謂知其未睹其二,見其外不識其內也。”
    * 一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