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金鼓喧天的意思 金鼓喧天的讀音和出處

    • jīn
    • xuān
    • tiān
    成語名稱:
    金鼓喧天
    成語拼音:
    [jīn gǔ xuān tiān]
    成語解釋:
    金鼓:古時作戰,用金鐘和戰鼓指揮士兵,擊鼓表示前進,鳴金表示后退。形容軍威盛大或戰斗激烈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7回:“公子偃命軍中舉火,一時金鼓喧天,直前沖突。”
    成語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定語、分句;形容戰斗激烈
    結構類型:
    主謂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金鼓喧天
    英文翻譯:
    Golden drum makes noise in the sky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金鼓喧天”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J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作戰 戰鼓 指揮 士兵 表示 形容 軍威 盛大 激烈

    成語金鼓喧天

    “金鼓喧天”的單字解釋

    】:1.俗稱金子。金屬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79。赤黃色,有光澤,質軟,延展性最強,化學性質穩定,易傳熱和導電。常用作合金、硬幣、裝飾品等。通稱黃金。2.金屬:五金。3.錢:現金。助學金。4.古指用金屬制的擊樂器:鳴金收兵。金鼓齊鳴。5.比喻尊貴、珍貴: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樣的顏色:金發(fà)。金燦燦。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顏部領袖阿骨打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1234年在南宋與蒙古軍聯合進攻下滅亡。
    】: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聲音大:喧嘩。喧鬧。鑼鼓喧天。
    】: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金鼓喧天”的近義詞

    “金鼓喧天”的相關成語

    “金鼓喧天”的關聯成語

    “金鼓喧天”造句

    一時間,兩邊金鼓喧天,四野潮涌蟻聚,人馬往來奔騰,呼喝聲、喊殺聲驚天動地,響徹云霄。

    真個是人如惡虎,馬似游龍;旗旗蔽日,金鼓喧天

    “時每扮文武祭官,旗旄導前,騎卒擁后,高牙大纛,金鼓喧天,觀者云集,頗極一時之盛”。

    出了洛陽,行無一箭之地,但見塵頭蔽日,金鼓喧天,無限人馬來到。

    因領了三方人馬、弓上弦,刀出鞘,金鼓喧天,旌旗蔽日,直至越州城下,叫人傳言,請董大王相見。

    出了洛陽,眾人剛走了半個小時,就見前面塵土飛揚,金鼓喧天,無數的人馬正向著這邊奔來。

    * 金鼓喧天的意思 金鼓喧天的成語解釋 金鼓喧天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