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皆是的意思 比肩皆是的讀音和出處
- 比
- 肩
- 皆
- 是
- 成語名稱:
- 比肩皆是
- 成語拼音:
- [bǐ jiān jiē shì]
- 成語解釋:
- 到處都是。形容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元行沖傳》:“然雅達通博,不代而生;浮學守株,比肩皆是。”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于人與物
- 結構類型:
- 主謂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比肩皆是
- 英文翻譯:
- meet the eye everywher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比肩皆是”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都是 形容 同類 事物 情況 很多
“比肩皆是”的單字解釋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肩】:1.肩膀:并肩前進。2.擔負;擔任:身肩重任。
【皆】:都;都是:比比皆是。盡人皆知。有口皆碑。放之四海而皆準。
【是】: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是處。自以為是。實事求是。你說得極是。應當早做準備才是。2.認為正確: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應的詞: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詞。這;這個: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氣晴朗。6.聯系兩種事物,表明兩者同一或后者說明前者的種類、屬性:《阿Q正傳》的作者是魯迅。節約是不浪費的意思。7.與“的”字配合使用,有分類的作用:這張桌子是石頭的。那瓶墨水是紅的。我是來看他的。8.聯系兩種事物,表示陳述的對象屬于“是”后面所說的情況:他是一片好心。咱們是好漢一言,快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語通常是表處所的詞語,“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滿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或動詞,連用兩個這樣的格式,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當年年一個樣哪!。說是說,做是做,有意見也不能耽誤干活兒。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詞、形容詞或動詞,表示讓步,含有“雖然”的意思:詩是好詩,就是長了點。東西舊是舊,可是還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兒吃飯。12.用在句首,加重語氣:是誰告訴你的?。是國防戰士,日日夜夜保衛著祖國,咱們才能過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詞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眾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詞前面,含有“適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這場雨下的是時候。東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選擇問句、是非問句或反問句里:你是吃米飯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嗎?。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須重讀)表示堅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我打聽清楚了,他那天是沒去。這本書是好,你可以看看。
“比肩皆是”的反義詞
“比肩皆是”的近義詞
“比肩皆是”的相關成語
比肩皆是
比比皆是
觸目皆是
俯拾皆是
舉目皆是
滔滔者天下皆是
在在皆是
比肩并起
比肩迭跡
比肩疊跡
比肩迭踵
比肩疊踵
比肩而立
比肩而事
比肩繼踵
比肩接踵
比肩連袂
比肩齊聲
比肩隨踵
比肩系踵
“比肩皆是”的關聯成語
比字的成語
肩字的成語
皆字的成語
是字的成語
比開頭的成語
肩開頭的成語
皆開頭的成語
是開頭的成語
bi的成語
jian的成語
jie的成語
shi的成語
bjjs的成語
比肩什么什么的成語
比什么皆什么的成語
比什么什么是的成語
什么肩皆什么的成語
什么肩什么是的成語
什么什么皆是的成語
* 比肩皆是的意思 比肩皆是的成語解釋 比肩皆是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