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之處的意思 安身之處的讀音和出處
- 安
- 身
- 之
- 處
- 成語名稱:
- 安身之處
- 成語拼音:
- [ān shēn zhī chù]
- 成語解釋: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0回:“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會,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成語例句:
- 能夠找到職業,找到安身之處,該是多么令人高興啊。(楊沫《青春之歌》第三章)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指棲身的地方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安身之處
- 英文翻譯:
- shelte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安身之處”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小學生成語 A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得以 立足 容身 地方
“安身之處”的單字解釋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穩。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國。3.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安于現狀(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對):公安。治安。轉危為安。5.使有合適的位置:安插。安頓。6.安裝;設立:安門窗。安電燈。咱們村上安有線電視了。7.加上:安罪名。安個頭銜。8.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問代詞。11.問處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問,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無其事?13.安培的簡稱。導體橫截面每秒通過的電量是1庫時,電流強度就是1安。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處】:[chǔ]1.居住:穴居野處。2.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處得來。處不來。他的脾氣好,挺容易處。3.置身在(某地、某種情況等):地處鬧市。處變不驚。設身處地。我們工廠正處在發展、完善的階段。4.處置;辦理:論處。處理。5.處罰:處治。懲處。處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處。心靈深處。大處著眼,小處著手。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機關:科研處。總務處。辦事處。聯絡處。
“安身之處”的近義詞
“安身之處”的相關成語
安身之處
安身之地
不便之處
不足之處
獨到之處
所到之處
要害之處
安身立命
安身樂業
安身為樂
立命安身
知命安身
進身之階
殺身之禍
死無葬身之地
死無葬身之所
無容身之地
終身之丑
終身之惡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安身之處”的關聯成語
安字的成語
身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處字的成語
安開頭的成語
身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處開頭的成語
an的成語
shen的成語
zhi的成語
chu的成語
aszc的成語
安身什么什么的成語
安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安什么什么處的成語
什么身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身什么處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處的成語
“安身之處”造句
或許我能夠堅持房間整齊,讓老鼠找不到安身之處。
或許她曾被逼四處漂泊,因為她找不到安身之處。
患者行動不便,也不可能離開有食物與水供應的安身之處。
這位女神四出旅行,尋找安身之處。
他為窮人提供暫時的安身之處。
病人行動不便,也不可能脫離有食物與水供給的安身之處。
一枝之棲比喻一個安身之處或一個工作位置所求不多。
或許她曾被迫四處流浪,因為她找不到安身之處。
近日,為了能給一只失聰的小牧羊犬找到安身之處,英國一家動物維護所的工作人員正在給小狗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手語學習。
他們只好四處打聽,十分困難才找到一個安身之處。
* 安身之處的意思 安身之處的成語解釋 安身之處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