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掌遮天的意思 一掌遮天的讀音和出處

    • zhǎng
    • zhē
    • tiān
    成語名稱:
    一掌遮天
    成語拼音:
    [yī zhǎng zhē tiān]
    成語解釋: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權勢,玩弄手段,蒙蔽群眾
    成語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潑婦罵街似地指著三姨太:‘你還敢一掌遮天嗎?’”
    成語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貶義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結構類型:
    主謂式成語
    形成年代:
    當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一掌遮天
    英文翻譯:
    Cover the sky with one hand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一掌遮天”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主謂式成語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Y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一只手 遮住 形容 依仗 權勢 玩弄 手段 蒙蔽 群眾

    成語一掌遮天

    “一掌遮天”的單字解釋

    】: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1.手掌:鼓掌。易如反掌。摩拳擦掌。2.用手掌打:掌嘴。3.掌管;掌握:掌舵。掌印。掌大權。4.某些動物的腳掌:熊掌。鴨掌。5.馬蹄鐵:這匹馬該釘掌了。6.釘或縫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等:前掌兒。后掌兒。釘一塊掌兒。7.釘補鞋底:掌鞋。8.加上(油鹽等):掌點兒醬油。9.把:掌門關上。10.姓。
    】:1.一物體處在另一物體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顯露:山高遮不住太陽。2.攔住:橫遮豎攔。3.掩蓋:遮丑。遮人耳目。遮不住內心的喜悅。
    】:1.天空:頂天立地。太陽一出滿天紅。2.位置在頂部的;凌空架設的:天棚。天窗。天橋。3.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有時專指白天:今天。過了冬至,天越來越長了。4.用于計算天數: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點兒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時間:五更天。天兒還早呢。6.季節:春天。冷天。三伏天。黃梅天。7.天氣:陰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資。天足。9.自然界:天災。人定勝天。10.姓。

    “一掌遮天”的近義詞

    “一掌遮天”的相關成語

    “一掌遮天”的關聯成語

    “一掌遮天”造句

    我造萬物,為萬物之主,可是天不容他,化千丈神佛一掌遮天!

    內瑟斯笑著一拍巨掌,一掌遮天巨手穿透云間,攔在高不離前進的軌道上。

    身若猛虎,掌似巨錘,通天大掌,一掌遮天,破!

    而國企的真“內鬼”,恰恰是那些一掌遮天,為所欲為,為滿足私欲而損害了人民利益的“蛀蟲”!國企改革走過十幾年,出現不少“內鬼”和“蛀蟲”。

    許雖然是校長,這樣大的學校,他并不能一掌遮天

    王昱東也認為,中國藝術品交易市場的蛋糕足夠大,蘇富比很難一掌遮天

    如果仍然聽任某些人實際上享受超越制度和法律的權力,一掌遮天而群眾莫可奈何,所謂防腐倡廉就只能是道士的符咒,嚇鬼而已。

    不論是重慶的“彭水詩案”,還是山西的“稷山文案”,在表明了那里的“土皇帝”一掌遮天的同時,也表明了他們對公開的輿論監督的忌憚。

    * 一掌遮天的意思 一掌遮天的成語解釋 一掌遮天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