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唐代詩人大全

    [唐代] 蕭曠 蕭曠簡介與生平

    蕭曠,明末愛國將領。字逸然,湖北漢陽人。以武舉授黎、靖中軍都司。當時劉承胤為黎、靖參將,蕭曠是其屬下。從劉承胤征峒苗有功,歷升至副總兵。永歷朝升蕭曠總兵官都督同知,行黎、靖參將事,守靖州。永歷元年秋,武岡陷,劉承胤投降清朝。永歷皇帝南奔至靖州,蕭曠迎接,非常忠誠恭順。永歷很喜歡他,讓他隨自己逃往廣東,蕭曠奏:“臣職在守土,自當以死謝國恩,扈蹕非臣職也。臣以死捍靖。清軍當殺臣而后能進。”永歷走后,蕭曠修守具,召士兵,涕泣勸慰,勉以死守。劉承胤率兵至,召曠降。曠大罵,焚其書。俄而清兵大至,兵民驚潰,曠獨率內丁十余人登城射之。敵沖郭門入,曠短兵接,巷戰。力盡,遂遇害。

    [唐代] 劉景復 劉景復簡介與生平

    唐進士。《全唐詩》存其詩1首,出于《纂異記》(見《太平廣記》卷二八〇)。著有作品《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

    [唐代] 岑羲 岑羲簡介與生平

    岑羲(?-713年),字伯華,南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唐朝宰相,中書令岑文本之孫。文昌右相岑長倩之侄。岑羲進士出身,歷任太常博士、郴州司法參軍、金壇令、汜水令、天官員外郎、中書舍人、秘書少監、吏部侍郎。710年(景云元年),岑羲升任右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不久便被罷相,出任陜州刺史。712年(先天元年),岑羲再次拜相,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后以保護睿宗之功進拜侍中,封南陽郡公。唐玄宗繼位后,岑羲依附太平公主,圖謀不軌,意欲作亂。713年(開元元年)七月,唐玄宗發動先天政變,誅殺太平公主黨羽,岑羲伏誅。

    [唐代] 蕭德言 蕭德言簡介與生平

    蕭德言,雍州長安人,齊尚書左仆射思話玄孫也。本蘭陵人,陳亡,徙關中。祖介,梁侍中、都官尚書。父引,陳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時。德言博涉經史,尤精《春秋左氏傳》,好屬文。武德年間,任東宮屬臣太子洗馬。貞觀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館學士。

    [唐代] 路洵美 路洵美簡介與生平

    路洵美出身于山東冠縣,是宰相。生卒年不詳。其先為魏州冠氏(今山東冠縣)人,宰相路巖三世孫。巖貶死嶺外,其子避地湘潭間,遂為永州祁陽(今湖南祁陽)人。五代時,楚王馬殷子馬希杲鎮靜江,薦之為連州從事。久之,因病辭職,終于家。事跡見《十國春秋》卷七三。《全唐詩》存詩1首。

    [唐代] 李敬玄 李敬玄簡介與生平

    李敬玄(615年-682年),亳州譙縣(今安徽譙城)人,唐朝宰相。李敬玄早年曾為唐高宗的侍讀,歷任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尚書右丞、太子右庶子、中書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后進拜中書令,封趙國公。儀鳳三年(678年),李敬玄被任命為洮河道大總管,率軍征討吐蕃,因不通兵事,大敗而回。后被貶為衡州刺史,又任揚州長史。永淳元年(682年),李敬玄病逝,追贈兗州都督,賜謚文憲。

    [唐代] 安锜 安锜簡介與生平

    安锜,一作安程锜、程锜,曾任普州從事。有作品《題賈島墓》傳世。

    [唐代] 丁元和 丁元和簡介與生平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后蜀時人,人稱“淘沙子”。行事異常。事跡見《茅亭客話》卷三、《十國春秋》本傳。《全唐詩》存詩1首。

    [唐代] 于良史 于良史簡介與生平

    于良史 ,唐代詩人,肅宗至德年間曾任侍御史,德宗貞元年間,徐州節度使張建封辟為從事。其五言詩詞語清麗超逸,講究對仗,十分工整。

    舒元輿頭像 [唐代] 舒元輿 舒元輿簡介與生平

    舒元輿(791-835)字升遠。婺州東陽上盧泉塘北人(又說浙江婺州蘭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東陽郡守,祖父舒縝,授蘭溪醫學學訓導、學正父敬之,母薛氏,其為長子。唐代大臣、詩人,唐元和八年(813)進士,初仕即以干練知名。曾任刑、兵兩部侍郎,唐文宗時期兩位宰相之一(蘭溪歷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為李訓,擅長寫文章,有著作《舒元輿集》等,有作品被收錄于《全唐詩》。其弟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皆第進士。宰相裴度薦元輿為興元書記,作文以檄豪健聞名。當時宦官專權,故作《養貍述》一文。拜監察御史,遷刑部員外郎,改著作郎。文宗時,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因與李訓、鄭注謀誅宦官,事機不密,于甘露之變中腰斬。其五子普聞變攜帶家眷逃入叢林,后隱姓埋名,在唐宣宗時期平反,并加封顯號——乘仙公,其后裔將其遺骨移葬到蘭溪白露山惠安寺側(蘭溪女埠街道垷坦村境內)。舒元輿曾作《牡丹賦》,時人認為寫得好。后來唐文宗賞牡丹時,吟誦其中詞句,為舒元輿落淚哀悼。

    [唐代] 周渭 周渭簡介與生平

    周渭,字兆師,唐代淮陰(今江蘇淮安)人,先后于公元779年、780年獲進士榜榜眼和武舉第一名。周渭是為數不多的涉足文武雙科舉的進士之一。唐代宗大歷十四年(779)己未科王儲榜進士第二人(即為榜眼)。該科進士20 人。知貢舉:禮部侍郎潘炎。試題為《寅賓出日賦》和《花發上林苑詩》。周渭答卷《寅賓出日賦》今存于《文苑英華》。歷任汝州襄城尉、長安尉、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膳部員外郎、祠部郎中、守秘書少監致仕。周渭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又參加“貞師伐謀對有明法”科(即軍謀越眾科)考試,中武舉第一(即為武狀元),初授汝州襄城尉。周渭自殿中侍御史遷膳部員外郎、祠部郎中,十年不變。上皇踐阼(即位),他本想托病還鄉,有詔授秘書少監,遂任之。

    [唐代] 盧渥 盧渥簡介與生平

    盧渥,字子章,生卒年不詳。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大中年間舉進士第,歷中書舍人、陜府觀察使,終檢校司徒。唐代詩人。代表作品有《賦得壽星見》、《題嘉祥驛》。據《云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詩人盧渥到長安應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后來,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嘆息道:「當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這里。」這就是有名的「紅葉題詩」的故事。從詩的內容看,很像宮人的口吻。它寫的是一個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對自由、對幸福的向往。

    [唐代] 陳子良 陳子良簡介與生平

    陳子良(公元?-632年),字不詳,吳人。生年不詳,卒于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在隋時,任軍事統帥楊素的記室(掌章表書記文檄的官員)。入唐,官右衛率府長史。與蕭德言、庾抱,同為太子李建成的東宮學士。子良著有文集十卷,《兩唐書志》傳于世。

    [唐代] 鄭巢 鄭巢簡介與生平

    鄭巢,[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錢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間,舉進士。姚合為杭州刺史,巢獻詩游其門館。合頗獎重,凡登覽燕集,巢常在側。后不仕而終。巢著有詩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唐代] 南詔驃信 南詔驃信簡介與生平

    唐代南詔王稱號:意為“君主”,南詔王閤勸(808-809年在位)自稱。

    洪子輿頭像 [唐代] 洪子輿 洪子輿簡介與生平

    睿宗時官侍御史。姜晦時為中丞,諷劾韋安石,子輿不從。

    [唐代] 袁朗 袁朗簡介與生平

    袁朗,雍州長安人。勤學,好屬文。在南朝陳時釋褐秘書郎,甚為江總所重。嘗制千字詩,當時以為盛作。陳后主召入禁中,使為月賦,染翰立成。遷太子洗馬。仕隋,為儀曹郎。唐朝初年,授齊王文學,轉給事中。貞觀初年逝世。唐太宗稱其謹厚,悼惜之。集十四卷,今存詩四首。

    [唐代] 王沈 王沈簡介與生平

    玄宗天寶前人。生平無考。其詩曾收入李康成《玉臺后集》。事跡見《盛唐詩紀》卷一〇七。《全唐詩》存詩1首。作品有:【婕妤怨】

    [唐代] 薛馧 薛馧簡介與生平

    薛馧(yún ),唐代女詩人,生卒年不詳。或作蘊,字馥。薛彥輔孫女。今存詩三首。

    [唐代] 于經野 于經野簡介與生平

    [唐]京兆高陵(今陜西高陵)人。中宗時(七0五――七0七)為戶部尚書。工正書。王光庭所撰唐延安縣幽堂碑,為其所書。《唐書宰相世系表、金石錄、唐詩紀事》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