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人大全

    [唐代] 崔萱 崔萱簡介與生平

    崔萱,字伯容。女詩人。生平無考。《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2,其中《古意》一首出《文苑英華》卷二〇五,其余皆出《吟窗雜錄》卷三〇。

    周亮工頭像 [清代] 周亮工 周亮工簡介與生平

    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文學家、篆刻家、收藏家、貳臣。字元亮,又有陶庵、減齋、緘齋、適園、櫟園等別號,學者稱櫟園先生、櫟下先生。江西省金溪縣合市鄉人,原籍河南祥符(今開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崇禎十三年進士,官至浙江道監察御史。入清后歷仕鹽法道、兵備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等,一生飽經宦海沉浮,曾兩次下獄,被劾論死,后遇赦免。生平博極群書,愛好繪畫篆刻,工詩文,著有《賴古堂集》、《讀畫錄》等。

    沈與求頭像 [宋代] 沈與求 沈與求簡介與生平

    沈與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號龜溪,湖州德清(今屬浙江)人。政和五年進士。歷官明州通判、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書兼權翰林學士兼侍讀,荊湖南路安撫使、鎮江知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吏部尚書、參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樞密院事。著有《龜溪集》。

    [元代] 沙正卿 沙正卿簡介與生平

    沙正卿[元],(約公元一三二二年前后在世)名不詳,(元劇研究疑即沙可學,恐不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事實均不詳,約元英宗至治中前后在世。工曲,散曲有閨情一套,甚佳。

    劉子玄頭像 [唐代] 劉子玄 劉子玄簡介與生平

    劉知幾(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舉進士。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開始擔任史官,撰起居注,歷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書少監﹑太子左庶子﹑左散騎常侍等職,兼修國史。長安三年與朱敬則等撰《唐書》八十卷,神龍(705年~707年)時與徐堅等撰《武后實錄》。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與譜學家柳沖等改修《氏族志》,至開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錄》二百卷,四年與吳兢撰成《睿宗實錄》二十卷,重修《則天實錄》三十卷﹑《中宗實錄》二十卷。

    [唐代] 舒道紀 舒道紀簡介與生平

    自號華陰子,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唐末赤松山道士。能詩,工篆書。僖宗廣明亂前,與詩僧貫休結識。亂后,二人又曾相逢。約卒于昭宗時,貫休有詩傷之。事跡見《禪月集》卷一一、卷一六及《金華赤松山志》。《全唐詩》存詩2首。

    劉沆頭像 [宋代] 劉沆 劉沆簡介與生平

    劉沆,今江西省永新縣埠前鎮三門前人。北宋至道元年(995年)九月十八日生。天圣八年(1030年)劉沆進士及第,名列第二。宋仁宗時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共7年,“自進士設科,擢高第至宰相者,吉郡以沆為首”,在位以“長于吏事”著稱。

    [唐代] 蔡希周 蔡希周簡介與生平

    蔡希周(688年—747年4月15日),字良傅,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唐代詩人。蔡氏原籍陳留濟陽人。十九代祖東漢左中郎蔡邕,六世祖南朝陳侍中蔡景歷,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記室蔡君知,從叔父右衛率府兵曹參軍蔡有鄰,兄緱氏主簿蔡希逸,弟洛陽尉蔡希寂都是著名的書法家。

    [唐代] 平曾 平曾簡介與生平

    平曾,穆宗時人。唐以府元被絀者九人,曾其一也。長慶初,同賈島輩貶,謂之舉場十惡。曾后謁李固言于蜀,幕中皆名士,曾輕忽無所畏,遂獻《雪山賦》。李覽,命推出。不旬日,再獻《鯸魚賦》曰:"此魚觸物而怒,翻身上波,為烏鳶所獲,奈魴鯉笑何。"李覽之,遂不至深罪。卒以恃才傲物,沒于縣曹。留有詩三首!

    [元代] 孫華孫 孫華孫簡介與生平

    孫華孫(?―1358),又名孫華,字元實,號果育老人。傳見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八二。《大雅集》輯錄其詩14首,《元詩選(補遺)》錄其詩15首。《全元文》收其文2篇。當時人認為“其所為詩歌,流麗清遠,意出天巧,絕類王維、孟浩然”。《列朝詩集?小傳》等均以為“永嘉人,僑居華亭”。然查閱貢師泰《玩齋集》、《孫元實墓志銘》,華似為孫父移居松江后才出生。存疑。

    [唐代] 鄧洵美 鄧洵美簡介與生平

    鄧洵美(?─? ), 字號不詳。連州(今屬廣東省)人。五代后晉天福八年(943)癸卯科或五代后漢乾祐元年(948)戊申科王溥榜進士第三人。同榜有李昉、孟賓于等。 及第后鄧洵美任湖南節度使周行逢幕府巡官。他只是看重鄧洵美的名氣,一直都沒有重用過他。李昉曾私下南來與洵美相會,同年好友數年不見,感慨萬千。兩人相談竟日,以詩唱和。周行逢對鄧洵美與李昉的相會疑心重重。就派人假冒山賊,竄入鄧洵美的住處,將其殺害。

    丘丹頭像 [唐代] 丘丹 丘丹簡介與生平

    丘丹(約公元780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唐(618-907)丘為弟,蘇州嘉興(今浙江嘉興市南)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德宗建中初前后在世。初為諸暨令。歷檢校尚書戶部員外郎,兼侍御史。貞元初,隱臨平山。與韋應物(737-約789)、鮑防、呂渭諸牧守往還。貞元十一年(795),戶部員外郎丘上卿為碑記德焉。丹所作詩,今所見者為全唐詩錄存之十一首。

    [唐代] 李迥秀 李迥秀簡介與生平

    李迥秀,字茂之,唐朝涇陽人。初為相州參軍,后累官鳳閣舍人。長安中,同平章事。中宗朝,當過宰相,終兵部尚書。卒贈侍中。遺世留存詩四首。

    [唐代] 殷琮 殷琮簡介與生平

    殷琮,生平事跡不詳,與湯洙同時。《全唐詩》收省試詩《登云梯》一首,出《文苑英華》卷一八七。

    [唐代] 張演 張演簡介與生平

    [約公元四三八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吳郡吳人。生卒年不詳,約宋文帝元嘉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跡亦不詳,官至太子中舍人。演著有文集八卷,《隋書經籍志注》傳于世。

    [唐代] 紀元皋 紀元皋簡介與生平

    紀元皋,唐朝人,元和進士。詩一首。

    [宋代] 胡幼黃 胡幼黃簡介與生平

    胡幼黃(?~?),字成玉,江西永新縣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甲戌科王龍澤榜進士第三人。胡幼黃進士及第后,授節度推官。他是宋朝最后一個探花。本科殿試正逢度宗趙蘓駕崩,恭帝趙顯即位,元大將伯顏揮師南下。當時有一個諺語:“龍在澤(狀元王龍澤),飛不得;路萬里(榜眼),行不得;幼而黃(指胡幼黃),醫不得也。”胡幼黃受官未及赴任,宋朝已被元朝所滅。后來,他退隱山中,拒不仕元。余事不詳。

    [宋代] 王镃 王镃簡介與生平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唐代] 蔡京 蔡京簡介與生平

    蔡京,初為僧。令狐楚鎮滑臺,勸之學。后以進士舉上第,官御史,謫澧州刺史,遷撫州。詩三首。

    [宋代] 趙聞禮 趙聞禮簡介與生平

    趙聞禮(約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立之,一作正之,亦字粹夫,號釣月,臨濮(今山東濮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曾官胥口監征,以詩干謁程公許于蜀中。淳佑年間游于臨安,與江湖詞人丁默、林表民輩唱和。趙聞禮編有《陽春白雪》八卷,著有《釣月集》,詞風傾向于清麗舒徐、纏綿委婉一途。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下謂其《釣月集》中“大半皆樓君亮、施仲山所作”,今佚。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釣月詞》一卷。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