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人大全

    俞樾頭像 [清代] 俞樾 俞樾簡介與生平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他是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出其門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后受咸豐皇帝賞識,放任河南學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義”,因而罷官。遂移居蘇州,潛心學術達40余載。治學以經學為主,旁及諸子學、史學、訓詁學,乃至戲曲、詩詞、小說、書法等,可謂博大精深。海內及日本、朝鮮等國向他求學者甚眾,尊之為樸學大師。

    張纮頭像 [唐代] 張纮 張纮簡介與生平

    張纮(151—211年),字子綱,廣陵人。東吳謀士,和張昭一起合稱“二張”。孫策平定江東時親自登門邀請,張纮遂出仕為官。后來,張纮被派遣至許都,任命侍御史。但孫權繼位時張纮又返回了東吳,任長史之職。張纮后來建議孫權遷都秣陵,孫權正在準備時張纮病逝,其年六十歲。孫權為之流涕。

    [唐代] 任華 任華簡介與生平

    任華,唐代文學家。生卒年不詳,青州樂安(今山東省博興縣)人。唐肅宗時任秘書省校書郎、監察御史等職,還曾任桂州刺史參佐。任華性情耿介,狂放不羈,自稱“野人”“逸人”,仕途不得志。與高適友善,也有寄贈李白、杜甫的詩存世。

    葉小鸞頭像 [明代] 葉小鸞 葉小鸞簡介與生平

    葉小鸞(1616~1632) 明末才女。字瓊章,一字瑤期,吳江(今屬江蘇蘇州)人,文學家葉紹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詩,善圍棋及琴,又能畫,繪山水及落花飛碟,皆有韻致,將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唐代] 張孜 張孜簡介與生平

    張孜,開封人。母微時生孜,后入宮乳悼獻太子。孜方在襁褓,真宗以付內侍張景宗曰:“此兒貌厚,汝謹視之。”景宗遂養以為子。蔭補三班奉職、給事春坊司,轉殿直。

    丘處機頭像 [宋代] 丘處機 丘處機簡介與生平

    丘處機,乾道,字通密,道號長春子,是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人以及執掌天下道教的宗教領袖。登州棲霞人士(今屬山東)。中國金代著名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道教領袖、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元世祖時,追封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劉墉頭像 [清代] 劉墉 劉墉簡介與生平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山東省高密縣逄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劉統勛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工書,尤長小楷,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謚文清。

    [元代] 張翥 張翥簡介與生平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揭傒斯頭像 [元代] 揭傒斯 揭傒斯簡介與生平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游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館,謚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宋代] 張紹文 張紹文簡介與生平

    張紹文(生卒年不詳)字庶成,潤州(今江蘇鎮江)人。張榘之子。《江湖后集》卷一四載其詞四首。

    張昪頭像 [宋代] 張昪 張昪簡介與生平

    張昪(992─1077)字杲卿,韓城(今屬陜西)人。南宋初人,作者經歷宋由盛到衰的時代。此詞為作者退居期間所作。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官至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兼樞密使,以太子太師致仕。熙寧十年卒,年八十六,謚康節。

    [宋代] 徐元杰 徐元杰簡介與生平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號梅野,上饒縣八都黃塘人,自幼聰慧,才思敏捷。早從朱熹門人陳文蔚 學,后師事真德秀。理宗紹定五年(1232)進士,調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嘉熙二年(1238),召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淳祐元年(1241),知南劍州。丁母憂去官,服除,授侍左郎官,遷將作監。三年,丞相史嵩之服父喪未滿,有詔起復,元杰適輪對,力沮成命,遷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權中書舍人。五年,中毒暴卒(《全宋詞》小傳),傳為嵩之下毒。官至工部侍郎,謚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諒刊于興化,已佚。清四車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楳埜集》十二卷。事見本集卷首趙汝騰序、卷末徐直諒跋,《宋史》卷四二四有傳。元杰自幼穎悟,讀書過目不忘,為文落筆輒得奇語。師學朱熹。南宋紹定五年進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擢中書舍人。為官"遠聲色,節情欲","直聲聞于朝"。杜范入相,徐元杰上書言事,慷慨陳詞,力主排外患,修內政,保境安民。當時朝政洶洶,奸佞用事。淳右六年四月杜范死,六月徐元杰指爪忽裂,暴疾而亡。三學諸生,伏闕請愿,指系奸人毒害,御旨交大理寺審理,事竟不白。著有《梅野集》十二卷,傳于世。

    章楶頭像 [宋代] 章楶 章楶簡介與生平

    章楶(楶音:杰)(1027-1102)字質夫,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進士,知陳留縣。歷任提點湖北刑獄、成都路轉運使。元佑初,以直龍圖閣知慶州。哲宗時改知渭州,有邊功。建中靖國元年(1102),除同知樞密院事。崇寧元年卒,年七十六,謚莊簡,改謚莊敏。《宋史》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二首。

    [宋代] 嚴羽 嚴羽簡介與生平

    嚴羽,南宋詩論家、詩人。字丹丘,一字儀卿,自號滄浪逋客,世稱嚴滄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詳,據其詩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間,至度宗即位時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隱居在家鄉,與同宗嚴仁、嚴參齊名,號“三嚴”;又與嚴肅、嚴參等8人,號“九嚴”。嚴羽論詩推重漢魏盛唐、號召學古,所著《滄浪詩話》名重于世,被譽為宋、元、明、清四朝詩話第一人。

    秦湛頭像 [宋代] 秦湛 秦湛簡介與生平

    秦湛,生卒年不詳,字處度,號濟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郵(今屬江蘇)人,秦觀之子。官宣教郎。紹興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少好學,善畫山水。詞存《卜算子》一首,見《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四。

    陳東甫頭像 [宋代] 陳東甫 陳東甫簡介與生平

    「陳東甫」生平不詳。吳興(今屬浙江)人。與譚宣子、樂雷發交友贈答。見《陽春白雪》卷六譚宣子《摸魚兒》題序及樂雷發《雪磯叢稿》。存詞三首。

    吳錫麒頭像 [清代] 吳錫麒 吳錫麒簡介與生平

    吳錫麒(1746~1818)清代文學家。字圣征,號谷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進士。曾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后兩度充會試同考官,擢右贊善,入直上書房,轉侍講侍讀,升國子監祭酒。他生性耿直,不趨權貴,但名著公卿間。在上書房時,與皇曾孫相處甚洽,成為莫逆之交,凡得一帖一畫,必一起題跋,深受禮遇。后以親老乞養歸里。主講揚州安定樂儀書院安定、爰山、云間等書院至終,時時注意提拔有才之士。有子吳清皋、吳清鵬。

    [唐代] 宣宗宮人 宣宗宮人簡介與生平

    宣宗宮人,姓韓氏。平生只寫了一首詩,名為題紅葉。

    [唐代] 徐昌圖 徐昌圖簡介與生平

    徐昌圖(約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廂區延壽人,一作莆陽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約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孫,與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經及第,初仕閩陳洪進(仙游人,時任清源軍節度使)歸宋,陳遣其奉《納地表》入宋進貢。太祖留之汴京,命為國子博士,遷殿中丞。昌圖好作詞,風格雋美,為五代詞壇有數名手,啟北宋一代詞風。今人選詞和研究宋文學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遺詞僅存三首,收入《全唐詩》卷898中,亦曾收入《尊前集》

    汪洙頭像 [宋代] 汪洙 汪洙簡介與生平

    汪洙,字德溫,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元符三年(1100)進士,官至觀文殿大學士。其幼穎異,九歲能詩,號稱汪神童。父,汪元吉,曾任鄞縣縣吏。在王安石任鄞縣縣令時,因看重汪元吉的為人,特把汪元吉推薦給轉運史,叫汪元吉負責明州府的法律方面(司法參軍)的事務。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