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怎么讀 籠的意思

漢字 | 籠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ㄨㄥˊ|ㄌㄨㄥˇ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3 部外:17 |
異體字 | 攏 櫳 籠 篭 ?? ?? 籠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簡體字形 | 籠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C60 |
其它編碼 | 五筆:tued 倉頡:hybp 鄭碼:msi 四角:88211 |
筆順編碼 | 3143144143125111515111 |
筆順筆畫 | ノ一丶ノ一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フ一フ一一一 |
筆順名稱 | 撇 橫 點 撇 橫 點 點 橫 點 撇 橫 豎 橫折鉤 橫 橫 橫 豎折撇/豎折折 橫 豎彎鉤 橫 橫 橫 |
籠字的意思
1.用竹片編成的盛物的器具。
2.飼養鳥、蟲、家禽等的籠子。
3.謂將鳥蟲等置於籠中。
4.指罩箍。
5.方言。把手或東西放在袖筒裡。
6.量詞。猶窠。
[lǒng]1.籠罩;遮掩。
2.包括;包羅。
3.纏繞;戴。
4.牽。
5.控制;壟斷。
6.點燃。
7.同“攏”。梳;整理。
8.盛衣物的箱籠。
籠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籠
lóng ㄌㄨㄥˊ
盛土器。《説文?竹部》:“籠,舉土器也。” 古代裝箭用的竹器。《周禮?夏官?司弓矢》:“田弋,充籠箙矢,共矰矢。” 鳥籠;?泛指畜養牲畜及昆蟲的編竹器。如:雞籠;兔籠;蟈蟈籠。《集韻?東韻》:“籠,所以畜鳥。”?古代囚禁犯人的地方。《晉書?苻堅載記下》:“吾既籠中之人,必無還理。” 竹制的盛物器或罩物器。如:燈籠;蒸籠。《世説新語?任誕》:“俄見一人,持半小籠生魚,徑來造船。” 一種有孔的薄片。《史記?田單列傳》:“而田單走安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 竹的一種。又名慈竹、羅浮竹。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記》:“慈竹……別有數種,節間容八九寸者曰籠竹。”其它字義
● 籠
lǒng ㄌㄨㄥˇ
統;包羅。《字彙?竹部》:“籠,包舉也。” 籠罩。唐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藏,把手放在袖筒里。《西遊記》第三十四回:“好猴王,把他那幌金繩搜出來,籠在袖裏。” 生火。明徐元《八義記?周堅沽酒》:“小廝籠下火,盪下酒。” 竹箱。《廣韻?董韻》:“籠,竹器。”英語 cage; cage-like basket
德語 Dampfkorb, Topfaufsatz zum D?mpfen (S, Ess)?,K?fig (S)?,Konsumverein (S)?,Korb, Beh?lter aus Bambus (S)?,die H?nde in den ?rmeln stecken (V)
法語 envelopper,caisse,cage,panier
籠字的詳細解釋
籠字的辭典解釋
用來盛裝或覆蓋東西的竹編器具。如:「茶籠」、「蒸籠」、「燈籠」。
關住鳥獸或拘禁人犯的器物。如:「鳥籠」、「兔籠」、「牢籠」、「囚籠」、「鴿子籠」。
動包羅、囊括。《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
遮住、覆蓋。如:「籠罩」。唐·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以權術駕馭人。《列子·黃帝》:「聖人以智籠群愚,亦猶狙公之以智籠眾狙也。」
籠ㄌㄨㄥˇlǒng 名舊稱淺底的竹器為「箱」,深而有蓋的為「籠」。如:「藥籠」。
動(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籠【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6畫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櫳。《說文》舉土器。一曰笭也。《西京雜記》漢制,天子以象牙爲火籠。
又鳥檻曰籠。《莊子·庚桑楚》以天下爲之籠,則雀無所逃。
又包舉也。《前漢·食貨志》籠貨物,籠鹽鐵。
又盛矢器。以竹爲之。《周禮·夏官》田弋充籠箙矢。《註》籠,竹箙也。
又地名。《史記·匈奴傳》五月大會籠城。《韻會補》廣南化外,古南越地,唐置籠州。
又《廣韻》《集韻》力鐘切《正韻》盧容切,??音龍。竹名。《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篾。
又??籠,竹車軬。《揚子·方言》車枸簍,宋、魏閒謂之??籠。《史記·田單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註》《方言》:車轊,齊謂之籠。
又草名。《管子·地員篇》有籠與斥。
又《廣韻》《正韻》力董切《集韻》《韻會》魯孔切,??音攏。箱籠。
又竹器。《周禮·地官·遂人》道野役及窆,抱磨,共丘籠。
又與瀧同。《荀子·議兵篇》東籠而退。《註》與涷瀧同,沾濕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籠【卷五】【竹部】
舉土器也。一曰笭也。從竹龍聲。盧紅切
說文解字注
(籠)?土器。木部曰。?、一曰徙土輂。齊人語也。一作梩。手部曰。捄、盛土於梩中也。是則籠卽梩也。一曰笭也。笭下云一曰籯也。周禮繕人。凡乗車充其籠箙。注云。充籠箙者以矢。從竹。龍聲。盧紅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