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怎么讀 割的意思

漢字 | 割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ㄜ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10 |
異體字 | ?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272 |
其它編碼 | 五筆:pdhj 倉頡:jrln 鄭碼:wdjk 四角:32600 |
筆順編碼 | 445111225122 |
筆順筆畫 | 丶丶フ一一一丨丨フ一丨丨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橫撇/橫鉤 橫 橫 橫 豎 豎 橫折 橫 豎 豎鉤 |
割字的意思
1.截斷;放棄:割草。割愛。
2.古指宰殺:割羊。割雞焉用牛刀。
割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割
gē ㄍㄜˉ
切斷,截下,劃分出來:割讓。割地。割棄。割舍。割除。割斷。割裂。割據。交割。割雞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費大力氣)。災害:天降割于我家。英語 cut, divide, partition; cede
德語 sich , etw. schneiden (V)
法語 couper
割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割 gē
〈動〉
(1) (形聲。從刀,害聲。本義: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2) 同本義。泛指用刀截斷 [cut]
割,斷也。——《廣雅·釋詁一》
割雞焉用牛刀。——《論語·陽貨》
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日欽劓割夏邑。——《書·多方》
(3) 又如:割鮮(割殺畜獸);割烹(割切烹調);割刀(切割之刀)
(4) 放棄 [give up]。如:割恩(棄絕私恩);割遣(舍棄;丟開)
(5) 分割;割取 [divide]
東割膏腴之地。——漢· 賈誼《過秦論》
(6) 又如:割宅(劃分宅區);割壤(劃分土地;裂地分封)
(7) 殺,屠宰 [slaughter]。如:割殺(抹脖子;殺);割雞;割頭稅
(8) 割,損害 [harm; rob]。如:割割剝(殘害,掠奪);割剝元元(殘害百姓。元元:百姓)
(9) 買 [buy]。如:割肉(上街買肉)
割字的辭典解釋
用刀切開。如:「割傷」、「割肉」、「任人宰割」。《莊子·盜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唐·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分開、劃分。如:「分割」。《戰國策·秦策四》:「三國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東而講。」唐·杜甫〈望岳〉詩:「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斷絕、舍棄。如:「割愛」。漢·王充《論衡·本性》:「長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厲為善矣。」
名災害。《書經·大誥》:「天降割于我家。」
康熙字典解釋
割【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10畫
〔古文〕?????《唐韻》古達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曷切,??音葛。《說文》剝也。從刀,害聲。《爾雅·釋詁》割,裂也。《疏》謂以刀裂之也。《玉篇》截也。《禮·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天子袒而割牲。《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又《前漢·揚雄傳》東方朔割名於細君。《註》師古曰:割,損也。
又《廣韻》害也。《書·堯典》洪水方割。《大誥》天降割于我家。
又分也。《杜甫·望嶽詩》造物鍾神秀,隂陽割昏曉。《註》言崑崙山日月相隱避爲光明。割者,分也。
又葉吉列切,音孑。《韓愈·張徹墓誌銘》世顧慕以行,子揭揭也。噎喑以爲生,子獨割也。爲彼不淸,作冰雪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割【卷四】【刀部】
剝也。從刀害聲。古達切
說文解字注
(割)剝也。蒙剝之弟二義互訓。割謂殘破之。釋言曰。葢割裂也。尚書多假借割爲害。古二字音同也。釋言舍人本葢作害。明害與割同也。鄭注緇衣曰。割之言葢也。明葢與割同也。從刀。害聲。古??切。十五部。按古字亦從匄聲。故宋次道、王仲至家所傳古文尚書曰?申勸寧王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