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字組詞 鍼的詞語
鍼字的常見組詞有:穿鍼引線、運鍼、綿裏鍼、鐵杵磨鍼、砭鍼、綠鍼、鈹鍼、頂門鍼、行鍼布線、執鍼、頂門一鍼、鑱鍼、紉鍼、鍉鍼、鍼口結舌、挫鍼、鍼關、頂鍼續麻、良鍼、對鍼、穿鍼、鍼砭、引鍼、玄鍼、痛下鍼砭、砭庸鍼俗、如坐鍼氈、松鍼、七夕鍼、七孔鍼,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鍼字的意思
含有鍼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穿鍼引線 | 穿針引線 chuānzhēn-yǐnxiàn 比喻從中聯系媒婆穿針引線辭典解釋穿針引線 chuān zhēn yǐn xiàn ㄔㄨㄢ ㄓㄣ ㄧㄣˇ ㄒㄧㄢˋ 比喻從中拉攏、撮合。 《常語尋源.卷下.穿針引線》:「世謂媒介為引線人,為人牽說事情者曰穿針引線。」 |
運鍼 | 謂中醫針灸用特制的金屬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治病。 |
綿裏鍼 | 1.亦作"綿里針"。 2.比喻外柔和而內尖刻。 3.比喻書法柔中有剛。 辭典解釋綿里針 mián lǐ zhēn ㄇㄧㄢˊ ㄌㄧˇ ㄓㄣ 藏在綿絮里的針。指不易覺察的陰謀。 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二折》:「笑里刀剮皮割肉,綿里針剔髓挑觔。」 《金瓶梅.第五一回》:「干凈是個綿里針、肉里刺的貨, 還不知在漢子跟前架的甚么舌兒哩!」 比喻小心、細心。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得了個紙條兒恁般綿里針,若見玉天仙怎生軟廝禁?」也作「綿里裹針」、「綿里藏針」。 |
鐵杵磨鍼 | 亦作“鐵杵磨針 ”。同“鐵杵磨成針 ”。辭典解釋鐵杵磨針 tiě chǔ mó zhēn ㄊㄧㄝˇ ㄔㄨˇ ㄇㄛˊ ㄓㄣ 比喻人有恒心和耐力,則做事一定能成功。參見「鐵杵磨成針」條。 《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婁師德的一副忍性,還得那鐵杵磨針的一段功夫。」 近義詞愚公移山 |
砭鍼 | 1.見"砭針"。 辭典解釋砭針 biān zhēn ㄅㄧㄢ ㄓㄣ 中國古代用以刺扎人體穴位,或刺切膿包及放血的石針。參見「砭石」條。 唐.柳宗元〈報崔黯秀才書〉:「吾不幸蚤得二病,學道以來,日思砭針攻熨。」 |
綠鍼 | 見"緑針"。 |
鈹鍼 | 見"鈹針"。 |
頂門鍼 | 1."頂門上一針"的省略語。 辭典解釋頂門針 dǐng mén zhēn ㄉㄧㄥˇ ㄇㄣˊ ㄓㄣ 一種針灸用的針。自患者腦門刺扎,以治療疾病。 比喻使人茅塞頓開或讓行事能更扼要的方法。 清.李颙〈答顧寧人先生書〉:「而鞭辟近里一言,實吾人頂門針,對癥藥,此則必不可諱。」 |
行鍼布線 | 辭典解釋行針布線 xíng zhēn bù xiàn ㄒㄧㄥˊ ㄓㄣ ㄅㄨˋ ㄒㄧㄢˋ 本指裁縫衣服的技術。比喻安排縝密,規劃周詳。宋.曾季貍《艇齋詩話》:「韓子蒼少以詩見蘇黃門,黃門贈詩云:『我讀君詩默無語,恍然重見儲光羲。』人問黃門:『何以比儲光羲?』黃門云:『見其行針布線似之。』」也作「步線行針」。 |
執鍼 | 指從事縫紉的女工。 |
頂門一鍼 | 見"頂門上一針"。 |
鑱鍼 | 1.亦作"镵針"。 2.箭頭針。中醫治病用的九種針之一。 |
紉鍼 | 紉針 rènzhēn 將一縷縫合線接到縫合針的針端上 |
鍉鍼 | 中醫九針之一。 |
鍼口結舌 | 鉗口結舌,緘默不語。 |
挫鍼 | 捉針,捏針。謂縫衣服。 |
鍼關 | 1.亦作"針關"。 2.針孔。 辭典解釋針關 zhēn guān ㄓㄣ ㄍㄨㄢ 針尾穿線的小孔。元.周文質〈蝶戀花.楊柳樓臺春蕭索套.離亭宴尾〉:「紙如海樣闊,字比針關大。也寫不盡衷腸許多。」也作「針關」。 比喻緊迫危急的境地。 劉知遠《諸宮調.第一》:「針關里脫得命,豈敢停待。」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我見他掩了淚眼,改了面色。笑靨兒攢破旱蓮腮,直從那針關兒透得命到來。」 |
頂鍼續麻 | 見"頂真續麻"。 |
良鍼 | 1.亦作"良箴"。 2.療效好的針砭。比喻有益的勸誡。 |
對鍼 | 1.亦作"對針"。 2.比喻密切相符﹐吻合。 3.照應。 辭典解釋對針 duì zhēn ㄉㄨㄟˋ ㄓㄣ 相符、吻合。 《紅樓夢.第八二回》:「『不足畏』是使人料得定,方與『焉知』的『知』字對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