奘字組詞 奘的詞語
奘字的常見組詞有:玄奘、麤奘,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奘字的意思
zàng|zhuǎng [zàng]1.壯大。用于人名,如唐代和尚玄奘。2.說話粗魯,態度生硬:他說話可奘了,動不動就發脾氣。[zhuǎng]粗而大:身高腰奘。這棵樹很奘。
含有奘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玄奘 | 玄奘 Xuánzàng (602—664) 原名陳袆,洛川緱氏(今河南偃師)人,唐代高僧,通稱三藏法師,13歲出家,629年從長安西游,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印度,645年回到長安,帶回經書657部,十年間與弟子共譯出75部1335卷,還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游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辭典解釋玄奘 xuán zàng ㄒㄩㄢˊ ㄗㄤˋ 唐代高僧的法號。(西元602~664)?俗姓陳,名袆,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幼年因家境貧困,隨兄長捷法師住洛陽凈土寺,學習佛經。十三歲入選為僧。其后游歷各地,參訪名師,研究《涅槃經》、《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等。因感諸家各擅一宗,說法不一,故欲取得總賅三乘的瑜伽師地論來解決疑難而決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貞觀三年從長安出發,歷盡艱險,才到那爛陀寺,投入戒賢之門。貞觀十九年返長安,帶回大小乘佛典五百二十?,六百五十七部,其后將近二十年間共譯出大小乘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譯本無論在質或量上都超過各譯家的成就,為中國最偉大的經譯家之一。弟子數千人,著名的有窺基、普光等。在中國民間更從玄奘取經的經歷敷演創作不少文學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代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明吳承恩的《西游記》等。 英語 Xuanzang (602-664)? Tang dynasty Buddhist monk and translator, who traveled to India 629-645德語 Xuanzang (Eig, Pers, 602 - 664)?法語 Xuanzang |
麤奘 | 1.亦作"麄奘"。 2.又粗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