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字組詞 吏的詞語
吏字的常見組詞有:官吏、貪官污吏、吏治、酷吏、屬吏、長吏、掾吏、驛吏、驛吏、虛吏、小吏、下吏、屬吏、吏胥、吏部、軍吏、長吏、獄吏、胥吏、污吏、墨吏、廉吏、假吏、刀筆吏、大吏、暴吏、濫吏贓官、銅符吏、倉吏、強吏,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吏字的意思
lì 1.舊時沒有品級的小公務人員:胥吏。2.舊時泛指官吏:大吏。酷吏。3.姓。
含有吏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官吏 | 官吏 guānlì(1) ∶官員。亦為政府工作人員的總稱(2) ∶中國封建時代九品官中的任何一種官職,較低級的官吏由通過中國經典文學考試及格的人來充當辭典解釋官吏 guān lì ㄍㄨㄢ ㄌㄧˋ 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任命,從事公務的人。 《初刻拍案驚奇.卷五》:「上下官吏都喜歡他,再無說話。」 近義詞仕宦英語 bureaucrat, official德語 Regierungsbeamte (S)?法語 bureaucrate, fonctionnaire |
貪官污吏 | 貪官污吏 tānguān-wūlì 舊稱貪財納賄的官吏辭典解釋貪官污吏 tān guān wū lì ㄊㄢ ㄍㄨㄢ ㄨ ㄌㄧˋ 貪財納賄的官吏。 《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驅除這些貪官污吏,使威名蓋世。」 《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此外有等貪官污吏,不顧官聲,不惜民命。」 近義詞貪婪官吏﹑貪官蠹役 |
吏治 | 吏治 lìzhì 舊時指地方官吏的作風和治績澄清吏治辭典解釋吏治 lì zhì ㄌㄧˋ ㄓˋ 官吏治事的成績。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繁刑嚴誅,吏治深刻,賞罰不當,賦斂無度。」 《漢書.卷八.宣帝紀》:「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 英語 style of governing (of minor official)?, achievement in office |
酷吏 | 酷吏 kùlì 用殘酷的方法進行統治的官吏辭典解釋酷吏 kù lì ㄎㄨˋ ㄌㄧˋ 專用嚴刑峻法,殘暴人民的官吏。 《老殘游記.第五回》:「玉賢這個酷吏實在令人可恨!他除了這一案不算,別的案子辦的怎么樣呢?」 近義詞苛吏 |
屬吏 | 屬吏 shǔlì 下屬的官吏 |
長吏 | 長吏 zhǎnglì(1) ∶稱地位較高的縣級官吏皆刑其長吏。——《史記·陳涉世家》(2) ∶稱地位較高的官員悅于長吏。—— 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辭典解釋長吏 zhǎng lì ㄓㄤˇ ㄌㄧˋ 職官名。漢代官員享有六百石以上的爵祿稱為「長吏」。《漢書.卷五.景帝紀》:「吏六六百石以上,皆長吏也。」亦用來指縣吏。《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縣令、長,……,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 |
掾吏 | 掾吏 yuànlì 分曹治事的屬吏,官府里的辦事員應元起掾吏。——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辭典解釋掾吏 yuàn lì ㄩㄢˋ ㄌㄧˋ 輔佐官吏的通稱。 《三國演義.第三回》:「當前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大呼:『逆賊休走!』」 |
驛吏 | 驛吏 yìlì 驛站的官吏怒驛吏。——清· 張廷玉《明史》辭典解釋驛吏 yì lì ㄧˋ ㄌㄧˋ 職官名。管理驛站的官吏。 《舊唐書.卷六○.宗室傳.廬江王瑗傳》:「后追入朝,行至渭南,殺驛吏而遁。」 唐.李紳〈欲到西陵寄王行周〉詩:「驛吏遞呼催下纜,棹郎閑立道齊橈。」 |
驛吏 | 驛吏 yìlì 驛站的官吏怒驛吏。——清· 張廷玉《明史》辭典解釋驛吏 yì lì ㄧˋ ㄌㄧˋ 職官名。管理驛站的官吏。 《舊唐書.卷六○.宗室傳.廬江王瑗傳》:「后追入朝,行至渭南,殺驛吏而遁。」 唐.李紳〈欲到西陵寄王行周〉詩:「驛吏遞呼催下纜,棹郎閑立道齊橈。」 |
虛吏 | 虛吏 xūlì 管理集市的官員虛吏白州。——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
小吏 | 小吏 xiǎolì 小官,小差役留為小吏。——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十五府小吏。——《樂府詩集·陌上桑》府吏焦仲卿。——《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辭典解釋小吏 xiǎo lì ㄒㄧㄠˇ ㄌㄧˋ 衙門的差役。 《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此邦人閑習辭賦,三事大夫莫不諷誦,何但小吏之有乎?」 宋.陸游〈東陽道中〉詩:「小吏知人當造句,先安筆硯對溪山。」 |
下吏 | 下吏 xiàlì 低級官員委命下吏。——漢· 賈誼《過秦論上》辭典解釋下吏 xià lì ㄒㄧㄚˋ ㄌㄧˋ 屬吏。 《左傳.哀公十五年》:「寡君使蓋備使,吊君之下吏。」 《淮南子.主術》:「大臣專權,下吏持勢。」 交付司法官吏審訊。 《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園壖地,當 下吏治。」 《漢書.卷四三.朱建傳》:「人或毀辟陽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 」 |
屬吏 | 屬吏 shǔlì 下屬的官吏 |
吏胥 | 吏胥 lìxù 地方官府中掌管簿書案牘的小吏辭典解釋吏胥 lì xū ㄌㄧˋ ㄒㄩ 官署中掌理案牘的官吏。 唐.白居易〈和除夜作〉詩:「我統十郎官,君領百吏胥。」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二.貞烈墓》:「從而邑之惡少年,與官之吏胥皂隸輩。」 英語 minor official |
吏部 | 吏部 lìbù(1)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長官為吏部尚書。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時韓愈吏部權 京兆。——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吏部擬用左通政。——清· 張廷玉《明史》(2) 又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辭典解釋吏部 lì bù ㄌㄧˋ ㄅㄨˋ 職官名。舊時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銓敘、勛階、黜陟等事。漢時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東漢改為吏部曹;魏晉以后皆稱為「吏部」。因專司銓選,故也稱為「銓部」。 英語 Ministry of Appointments (in imperial China)?德語 Ministerium für Ernennungen (Geo)?法語 Ministère des nominations dans la Chine impériale |
軍吏 | 軍吏 jūnlì 軍官,主要指下層小官東向而朝軍吏。——漢· 劉向《列女傳》盡以與軍吏士大夫。 |
長吏 | 長吏 zhǎnglì(1) ∶稱地位較高的縣級官吏皆刑其長吏。——《史記·陳涉世家》(2) ∶稱地位較高的官員悅于長吏。—— 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辭典解釋長吏 zhǎng lì ㄓㄤˇ ㄌㄧˋ 職官名。漢代官員享有六百石以上的爵祿稱為「長吏」。《漢書.卷五.景帝紀》:「吏六六百石以上,皆長吏也。」亦用來指縣吏。《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縣令、長,……,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 |
獄吏 | 獄吏 yùlì 舊時掌管訟案、刑獄的官吏辭典解釋獄吏 yù lì ㄩˋ ㄌㄧˋ 管理牢獄的官吏。 《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丞相公孫弘者,齊菑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少時為薛獄吏,有辠,免。」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那時懊惱不如竟到沭陽,也免得與獄吏為伍。」 |
胥吏 | 胥吏 xūlì 舊時官府中辦理文書的小官吏胥怨者民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辭典解釋胥吏 xū lì ㄒㄩ ㄌㄧˋ 職官名。古代掌理案卷、文書的小吏。 《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胥吏、商賈之妻、老者乘葦?車,兜籠舁以二人。」 唐.柳宗元《梓人傳》:「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嗇夫、版尹,以就役焉。」 也稱為「胥鈔」。英語 low-level government official (in former times)?德語 kleiner Amtstr?ger (S)?, kleiner Beamter auf unterer Ebene (S)? |
污吏 | 污吏 wūlì 胡作非為的吏員,泛指貪臟枉法的官吏貪官污吏辭典解釋污吏 wū lì ㄨ ㄌㄧˋ 貪污、不廉明的官吏。 《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界。」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加老夫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之職,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污吏。」 近義詞貪吏反義詞清官 |
分類查看組詞
吏字組詞(2個字)
官吏
吏治
酷吏
屬吏
長吏
掾吏
驛吏
驛吏
虛吏
小吏
下吏
屬吏
吏胥
吏部
軍吏
長吏
獄吏
胥吏
污吏
墨吏
廉吏
假吏
大吏
暴吏
倉吏
強吏
徵吏
殘吏
閒吏
監吏
軍吏
請吏
達吏
選吏
專吏
贓吏
櫃吏
廂吏
園吏
親吏
幹吏
辦吏
純吏
騶吏
將吏
計吏
邏吏
賢吏
貪吏
汙吏
卹吏
邊吏
鄉吏
劇吏
莊吏
宿吏
馭吏
駁吏
百吏
鄕吏
賕吏
避吏
清吏
僕吏
課吏
犯吏
橫吏
快吏
隱吏
橋吏
騎吏
郵吏
課吏
稅吏
姦吏
貧吏
循吏
純吏
儲吏
瀧吏
農吏
馬吏
吏字組詞(3個字)
吏字組詞(4個字及以上)
吏字在開頭的詞語
吏字在結尾的詞語
官吏
貪官污吏
酷吏
屬吏
長吏
掾吏
驛吏
驛吏
虛吏
小吏
下吏
屬吏
軍吏
長吏
獄吏
胥吏
污吏
墨吏
廉吏
假吏
刀筆吏
大吏
暴吏
銅符吏
倉吏
強吏
徵吏
贓官污吏
殘吏
閒吏
監吏
軍吏
請吏
達吏
貪官污吏
選吏
專吏
贓吏
櫃吏
廂吏
園吏
親吏
幹吏
辦吏
純吏
騶吏
將吏
計吏
邏吏
賢吏
門生故吏
承符吏
貪官汙吏
貪吏
汙吏
卹吏
六房書吏
邊吏
鄉吏
劇吏
莊吏
宿吏
馭吏
駁吏
百吏
鄕吏
賕吏
避吏
清吏
僕吏
課吏
蒙園吏
犯吏
橫吏
快吏
隱吏
橋吏
騎吏
削木爲吏
郵吏
無害都吏
繡衣吏
課吏
濫官污吏
稅吏
姦吏
貧吏
循吏
純吏
儲吏
神仙吏
瀧吏
農吏
馬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