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有:被、補、袖、裕、袍、衫、褲、裙、裸、褐、襯、褚、襟、襖、襪、褂、褥、褪、裨、袱、袒、裰、袂、襠、袢、裎、褶、衿、衲、裾、裼、袷、褫、衹、褡、褳、裱、衽、襤、衩、褸、袼、襁、襝、袴、裉、褓、襦、褊、裥、褙、襕、褾、補、襈、襚、裀、裡、襜、袆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被 | bèi|pī | [bèi]1.睡覺時覆蓋身體的東西:被子。被單。棉被。毛巾被。羽絨被。被褥。2.蓋,遮覆:被覆。澤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被災。被難(nàn)。4.介詞,用在句中表示主講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辭退了。5.用在動詞前,表示受動:被動。被告。被批評。被剝削。[pī]古同“披”,覆蓋。 |
補 | bǔ | 1.添上材料,修理破損的東西;修補:縫補。補牙。補襪子。修橋補路。2.補充;補足;填補(缺額):彌補。增補。補選。候補。缺什么補什么。3.補養:滋補。補品。身體虛,需要好好補一補。4.利益;用處:補益。不無小補。空言無補。5.姓。 |
袖 | xiù | 1.袖子:袖口。短袖兒。2.藏在袖子里:袖著手。袖手旁觀。 |
裕 | yù | 1.豐富;寬綽:富裕。寬裕。充裕。余裕。2.使富足:富國裕民。3.姓。 |
袍 | páo | 袍子:皮袍。棉袍兒。長袍。旗袍兒。 |
衫 | shān | 1.單上衣:襯衫。汗衫。棉毛衫。2.泛指衣服:衣衫。長衫。 |
褲 | kù | 褲子:短褲。棉褲。毛褲。燈籠褲。 |
裙 | qún | 1.裙子:布裙。短裙。連衣裙。百褶裙。2.形狀或作用像裙子的東西:圍裙。墻裙。 |
裸 | luǒ | 露出,沒有遮蓋:裸露。裸體。半裸。赤裸裸。裸著身子。 |
褐 | hè | 1.粗布或粗布衣服。2.黑黃色。 |
襯 | chèn | 1.在里面或下面托上一層:襯上一層紙。2.襯在里面的:襯布。襯衫。襯褲。3.附在衣裳、鞋、帽等某一部分的里面的布制品:帽襯兒。袖襯兒。4.陪襯;襯托:綠葉把紅花襯得更好看了。 |
褚 | zhǔ|chǔ | [chǔ]姓。[zhǔ]1.絲綿。2.在衣服里鋪絲綿。3.口袋。 |
襟 | jīn | 1.上衣或袍子的胸前部分:大襟。對襟。2.有連襟關系的:襟兄。3.胸懷;抱負:襟懷。襟抱。 |
襖 | ǎo | 有里子的中式上衣:夾襖。棉襖。 |
襪 | wà | 襪子,用絲、棉、尼龍等為原料織成或用布做成的穿在腳上的東西。 |
褂 | guà | (褂兒)褂子:短褂兒。小褂兒(短的)。大褂兒(長的)。馬褂兒。 |
褥 | rù | 用布、棉絮、獸皮等制成的床上鋪墊物:被褥。 |
褪 | tuì|tùn | [tùn]1.收縮或晃動身體某部分,使套在它上面的東西脫下來:把袖子褪下來。2.向里移動:把手褪在袖子里。[tuì]1.褪色,繪畫、布匹等顏色變淡。2.褪毛,禽獸更換毛羽。 |
裨 | bì|pí | [bì]益處:裨益。無裨于事(對事情沒有益處)。[pí]輔佐的;副:偏裨。裨將。 |
袱 | fú | 包裹或覆蓋東西用的布單:包袱。 |
袒 | tǎn | 1.脫去或敞開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袒露。袒胸露臂。2.袒護:偏袒。 |
裰 | duō | 1.縫補(破衣):補裰。2.見〔直裰〕 |
袂 | mèi | 袖子:聯袂(聚在一起)。分袂(分手,離別)。 |
襠 | dāng | 1.兩條褲腿相連的部分:橫襠。直襠。開襠褲。這條褲子襠太肥。2.兩條腿的中間:腿襠。胯襠。從襠下鉆過去。 |
袢 | pàn | 1.同“襻”。2.見〔袷袢〕 |
裎 | chéng|chěng | [chéng]光著身子。[chěng]古代的一種對襟單衣。 |
褶 | zhě | 1.衣服折疊后留下的痕跡:百褶裙。褲褶。2.臉上的皺紋:滿臉褶子。 |
衿 | jīn | 1.衣襟。2.同“(jīn)”。 |
衲 | nà | 1.補綴;縫補。2.和尚穿的衣服。也用作和尚的自稱:老衲(老和尚自稱)。 |
裾 | jū | 1.衣服的大襟。2.衣服的前后部分。 |
裼 | xī|tì | [tì]嬰兒的衣服。[xī]脫去或敞開上衣,露出內衣或身體的一部分:袒裼。 |
袷 | jiá|jié|qiā | [jiá]同“夾”。[qiā]〔袷袢〕無領大衣;中國維吾爾和塔吉克等民族的對襟長袍。[jié]古代交疊于胸前的衣領。 |
褫 | chǐ | 1.脫去;解下:解佩而褫紳。2.剝奪:褫革。褫職。 |
衹 | zhǐ | 見“只2”。 |
褡 | dā | 1.〔褡褳〕a.一種中間開口而兩端裝東西的口袋,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掛在腰帶上;b.摔跤運動員穿的一種用多層布制成的上衣(“包”讀輕聲)。2.〔褡包〕長而寬的腰帶,用布或綢作成,系在衣服外面(“褳”均讀輕聲)。 |
褳 | lián | 見〔褡褳〕 |
裱 | biǎo | 1.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把字畫書籍等裝潢起來,或加以修補,使美觀耐久:這幅畫得拿去重裱一裱。2.裱糊。 |
衽 | rèn | 1.衣襟。2.睡覺時用的席子:衽席。 |
襤 | lán | (衣服)破爛:衣衫襤。 |
衩 | chà | [chà]衣服旁邊開口的地方:這件旗袍開的衩太大。[chǎ]見〖褲衩兒〗。 |
褸 | lǚ | 見〔襤褸〕 |
袼 | gē | 〔袼褙〕用布或紙裱糊成的厚片,用來做布鞋或書套等物。 |
襁 | qiǎng | 背嬰兒用的寬帶子:襁褓。 |
襝 | liǎn | [襝衽](liǎnrèn)同“斂衽” |
袴 | kù | 同“褲”。 |
裉 | kèn | 衣服在腋下的接縫部分:抬裉(上衣從肩到腋下的尺寸)。煞裉(把裉縫上)。 |
褓 | bǎo | 包嬰兒的被子。見〖襁褓〗。 |
襦 | rú | 1.短衣;短襖。2.小孩的圍嘴兒。 |
褊 | biǎn | 狹小;狹隘。 |
裥 | jiǎn | 在衣服上打的褶子:打裥。 |
褙 | bèi | 把布或紙一層一層地粘在一起:裱褙。袼褙。后面又褙了一層布。 |
襕 | lán | 古代上下衣相連的服裝,即長衫或袍:~衫(古時讀書人的服裝)。 |
褾 | biǎo | 1.袖子的前端。2.衣服上的緄邊。 |
補 | bǔ | 同“補”。 |
襈 | zhuàn | 衣裳的邊飾:“裳皆有襈。” |
襚 | suì | 1.贈給死者衣物:“楚人使公親襚。”2.指向活人贈送衣物。3.古代貫穿佩玉的絲織綬帶。 |
裀 | yīn | 1.夾衣。2.墊子;褥子。 |
裡 | lǐ | 同“裏”。 |
襜 | chān | 1.圍裙。2.〔襜褕〕短外衣。 |
袆 | huī | 古時王后的一種祭服。 |
* 網站為您提供衣字旁的漢字有哪些,衣字旁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