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草字頭的字

    漢字拼音解釋
    gèn 1.野葛,現叫鉤吻。藤本植物。根和葉有劇毒。2.毛茛,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葉有毛,花黃色,植株有毒。
    ēn 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14H10。無色結晶,不溶于水,難溶于乙醇和乙醚,易溶于熱苯。從煤焦油中提取,是蒽醌染料的重要原料。
    hòng [hóng]見〔雪里蕻〕[hòng]1.茂盛。2.〈方〉指某些蔬菜的長莖:菜蕻。
    gāi 草根。
    chuí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古代用其荊條占卜。
    gài|gě|hé [gài]1.即苫。用白茅編成的覆蓋物。2.遮陽障雨的用具。指車篷或傘蓋。3.器物上部有遮蓋作用的東西。4.指動物背部的甲殼:烏龜蓋兒。5.一種整地的農具。6.遮蓋;覆蓋。7.引申為概括。8.建造。9.借指房屋。10.崇尚。11.加在上面。打上印。12.超過;勝過。13.副詞。大概,大概是;恐怕。14.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或理由。15.語氣詞。多用於句首。[gě]1.古地名。2.姓。[hé]1.同“”。何不。2.同“”。何。3.同“”。門扇。[hài]同“”。危害。
    tíng 某些草本植物的莖:麥莛兒。
    1.植物的一部分。生於枝幹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部分植物的葉子則因變態而具有貯藏、保護或捕食的功能:“一棵植物大致可分為根、莖、葉三部分。”2.像葉片的東西:“肺葉”。3.世代、時期:“唐朝中葉”、“十五世紀末葉”。《詩經?商頌?長發》:“昔在中葉,有震且業。”4.書頁。同“”。《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傳二?何涉傳》:“一過目不復再讀,而終身不忘。人問書傳中事,必指卷第、冊葉所在,驗之果然。”《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全卷已被燒毀,只剩得一兩葉。”5.比喻輕飄如葉的東西。宋?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6.量詞:(1)計算小船的單位:“一葉扁舟”。(2)計算書籍文件面數的單位。同“”:“三葉書”。7.姓。如清代有葉名琛。
    [lù]梅菉(Méilù),地名,在廣東。[lǜ]見〖綠豆〗(菉豆)。
    mǎng 古同“”。
    蕺菜,也叫魚腥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和葉有腥味,可供藥用,嫩莖葉可食。
    tóng 〔茼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長形,有香氣。嫩莖、葉可食用。
    古人名用字。
    tǎn 古書上指初生的荻。
    pài 〔蒎烯〕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10H16。無色液體,沸點156℃。用于合成殺蟲劑、樟腦、香料和增塑劑等。
    jiāng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肥大,呈不規則塊狀,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調料、並供藥用。
    yùn 同“”。
    1.草木的花。2.芙、薊等的果實。3.白茅的花。4.茂盛:“松枯不荂,蘭漸不澤。”
    〔菧苨〕一種草本植物,根莖似人參而味甜,根入藥。亦稱“薺苨”、“甜桔梗”、“杏葉沙參”。
    同“”。
    shī 1.一種草本植物,種子像大麥,可食。2.姓。
    yìn 有機化合物,化學式C9H8。無色液體,化學性質活潑。用來制造合成樹脂,與其他液態烴混合可做油漆的溶劑。[英indene]
    mǎi 見〔苣荬菜〕
    zhēn 1.馬藍,一種草。2.酸漿草。
    máo|mào [mào]掃取,拔:“參差荇菜,左右芼之”。[máo]1.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芼羹(用菜雜肉為羹)。2.草覆地蔓延。
    同“”。
    luǒ 古書上指瓜類植物的果實。
    chǎn 同“”。
    gǎo 古同“稿”。
    〔芣苢〕草名。即車前。
    qǐng 〔苘麻〕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大直立,葉圓形。多種在低洼易澇地。莖皮纖維可制繩索等。
    shùn 古書上指木槿花。
    1.用谷物拌和草料喂馬。2.小言貌。
    1.〔荝子〕附子(一種草本植物)側邊生出的塊根,可入藥。2.(萴)
    〔茖蔥〕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莖細,葉子長橢圓形,花白色。莖葉可食,也可入藥。
    huá|huà|huā [huá]1.中國、華夏的簡稱。《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2.光彩、光澤。唐·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詩》:“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南唐·李煜《秋鶯詩》:“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3.時光:“年華”、“韶華”。唐·劉方平《秋夜泛舟詩》:“歲華空復晚,相思不堪愁。”4.文采、文飾:“樸實無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然則聖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5.化妝用的粉。《文選·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弗御。”6.文章、事物精要的部分:“精華”。唐·韓愈《進學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7.中國的:“華語”、“華僑”。《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贊曰》:“不率華禮,莫有典書。”《北史?卷三十六?薛辯傳》:“於是風化大行,有同華俗。”8.美麗有光彩的:“華燈初上”。《三國?魏?鍾會?孔雀賦》:“五色點注,華羽參差。”《隋書?卷二十三?五行志下》:“於仙都苑穿池築山,樓殿間起,窮華極麗。”9.繁盛:“繁華”、“榮華”。《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10.虛空不實的。《晉書?卷七十五?范汪傳》:“飾華言以翳實,騁繁文以惑世。”11.(頭髮)花白。《墨子?脩身》:“華髮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聖人乎!”宋?陸游《適閩詩》:“功名塞外心空壯,詩酒樽前髮已華。”[huà]1.見“華山(華山)”條。2.姓。如漢代有華佗。[huā]植物的花朵。同“”:“春華秋實”。《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chún|tuán 同“”。
    chōng 〔茺蔚〕即“益母草”
    gài 古同“”。
    biǎn 同“萹(biǎn)”。
    liè 1.葦花。2.苕帚:“贊牛耳桃茢。”3.藥草名,即“石蕓”。
    yán 〔莚蔓〕蔓延,如“風連莚蔓于蘭皋。”
    shēn 同“”。
    xuān 古同“”。
    ān 古同“”,小草屋。
    lián 即荷。也稱芙蓉、芙蕖、菡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地下莖肥大而長,有節。葉子圓形,花大,淡紅色或白色。地下莖叫藕,種子叫蓮子。藕可供食用或制藕粉,蓮子為滋補食品,藕節、蓮子、荷葉可供藥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一?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唐·韓愈《鄆州溪堂詩》:“淺有蒲蓮,深有蒹葦。”《剪燈新話?滕穆醉游聚景園記》:“月上東垣,蓮開南蒲。”
    yuán “卝”的訛字。
    chén 1.古書上說的一種草。2.姓。
    shà 〔萐莆〕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草,大葉可做扇子。
    shù 1.草名。2.中國唐、宋本草學家稱姜科植物莪術、郁金、姜黃等的肥厚根莖為“蒁”。
    hūn 1.指辛味的菜:蔥、蒜、韭、薤之類:蔥、蒜、韭、薤之類。2.指雞、鴨、魚、肉等食物。與“素”相對。
    qiū 古書上說的一種蒿類植物。
    léi 土筐。
    [fá]草葉茂盛。[pèi]古代旌旗末端像燕尾服的裝飾物。
    guāng 〔芵茪〕古書上說的一種草。
    mǎo 1.〔蓩蓩〕茂盛。2.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草。
    shè 1.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2.茶的別稱。
    liǎn 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分白蘞、赤蘞等。白蘞的根可供藥用。
    cóng 聚集;叢生。
    biāo|pāo [biāo]1.藨草,莖可用來編席或織草鞋。2.蘆葦的花穗。3.古同“”,除草。[pāo]莓的一種,可食。
    * 網站為您提供草字頭的漢字有哪些,草字頭的字大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