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19畫的字

    漢字拼音解釋
    古同“”。
    tuò 1.草木脫落的皮或葉。2.古書上說的一種草,根如葵而葉似杏,黃花,莢實。
    同“”。
    huō 1.象聲詞,形容多種響聲:“其觸物也,騞然而過。”2.快速;忽然:“遂騞然脫扃。”
    整。
    〔鶢鶋〕同“”。
    1.亦作“艪”。一種比槳大的劃船工具。宋辛棄疾《南鄉子》詞:“欹枕艣聲邊,貪聽咿啞聒醉眠。”2.指船。《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貽書》:“那揚州隋時謂之江都,是江淮要衝,南北襟喉之地,往來檣艣如麻。”清顧炎武《赴東》詩之五:“柔艣下流澌,輕車度危棧。”
    luó 1.捕鳥的網:~網。2.張網捕捉:~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雀(形容門庭冷落)。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請人才)。網~。包~。~織罪名(虛構罪名,陷害無辜)。4.散佈:~列。5.過濾流質或篩細粉末用的器具:絹~。6.用羅篩東西:~面。7.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綺。~扇。8.量詞,用於商業,一羅合十二打。9.同“”。10.姓。
    shàn 同“”。
    shi ◎古人名用字。(漢。
    shù 翠鳥。
    tán 酒味厚;醇。
    tún 古同“”。
    〔霫霫〕形容下雨。
    xiān 古同“”。
    xūn 目暗。
    yán 同“”。
    同“”。
    古同“”。
    chǎn 妄言。
    duì 古同“”,怨恨;憎惡:“凡民罔不譈。”
    dūn 〈方〉猛地往下放,著地很重:蹾夯(hāng)。
    duǒ 〔髻鬌〕頭發美好的樣子。
    同“”。
    máo 〔鶜鴟(chī)〕貓頭鷹。
    qiáo 古同“”。
    shòu|sōu [shòu]1.鋒利。2.箭鏃。3.銹。[sōu]刻鏤:“唯存堅骨蛟龍鏉,形如三山中雄酋。”
    wèng 同“”。
    xià “罅”的訛字。
    xiè 同“”。
    xuān 直視。
    yào 目眩,眼花。
    yuàn 同“”。
    zéi 古書上說的一種吃苗節的害蟲。
    biāo 同“”。
    鱖魚。
    jiǎn 1.下垂的鬢發:盛鬋。2.剪須發。
    jiào 奔跑:“騰而狂趭。”
    lài 1.〔藾蒿〕即“艾蒿”。2.蔭:“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
    租佃:“不許漢人贌耕。”
    sài 1.古代一種賭博性游戲,亦稱“格五”:“酒酣博簺為歡娛,信手梟盧喝成采。”2.用竹木編成的斷水捕魚的欄柵:“曾見人以簺捕魚者,出絹買而放之。”
    tāng|táng [tāng]1.鼓鐘之聲。2.指敲擊鐘鼓等樂器。3.樂器名。參見“鏜鑼”。[táng]用鏜床加工工件上的孔眼。參見“鏜孔”。
    tíng 豹紋鼠。
    tuí 跌倒:“世人莫蹪于山而蹪于垤。”
    1.泥鰍。2.〔鳛水〕地名。在貴州北部。今作習水。
    xiē 同“”。
    xuān 同“”。
    〔螖蠌〕同“”。
    zuī 〔蟕蠵(xī)〕古書上說的一種大龜。
    同“”。
    fēi 同“”。
    guàn 1.穿。2.釧,鐲子。
    jiān 1.〔礛諸〕打磨玉石用的青色磨石,如“玉待礛諸而成器。”2.鋒利:“被礛磻,引微繳,折清風而抎矣。”
    zhēn|jiān [zhēn]古代敲敔用的木板。[jiān]竹器。
    kuí 同“”。
    liǎn 角卷三匝的羊。
    lóng 〔靊霳〕古同“豐隆”,雷神,如“靊霳布令,霎時電掣與雷轟。”
    1.收割。2.割下來沒有捆的農作物:“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穧。”3.量詞(a.古代容量單位,即“撮”;b.刈禾把數,四把為穧)。
    古同“”:“右驂赤蘎而左白儀。”
    jié 古書上說的一種海蟹。
    * 網站為您提供19畫的漢字有哪些,19畫的字大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