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畫的字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鲙 | kuài | 同“鰳”“鱠”,也作“膾”的異體字。 |
箐 | qìng|jīng | [jīng]一種小竹。[qìng]山間的大竹林,泛指樹木叢生的山谷。 |
麼 | mó|me | [mó]亦作“么”。細小。[me]1.“這麼”、“那麼”的省文。2.後綴。3.用作歌詞的襯字:滿山的杜鵑花紅呀麼紅似火。 |
鋋 | chán | 1.古代一種鐵柄短矛。也泛指短矛:“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2.刺殺:“格蝦蛤,鋋猛氏。” |
漯 | luò|tà | [luò]〔漯河〕地名。在河南中部。京廣鐵路經此。[tà]漯河,水名。在山東。 |
箠 | chuí | 1.鞭子。2.鞭打。 |
簀 | zé | 床席。 |
箬 | ruò | 箬竹,竹子的一種。葉大,可供編制器物、包物等用。 |
籜 | tuò | 竹筍外層一片一片的殼(ké)。 |
幛 | zhàng | 幛子,用作祝賀或吊唁禮物的整幅綢布,上面題有祝賀或哀悼的詞句。 |
養 | yǎng | 1.照顧、撫育:“撫養”、“養民”。《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2.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養蘭”、“養雞”。《周禮?夏官?圉人》:“圉人,當養馬芻牧之事。”3.陶冶品德:“修養品德”。《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4.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5.治療、調護:“調養”、“養顏”、“養病”。《儒林外史?第五回》:“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壞了的腿。”6.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7.信守、保持。《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信也。”8.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養由基。 |
輓 | wǎn | 同“挽”。 |
蜺 | ní | 寒蟬。 |
蓺 | yì | 種植:樹~五谷(種植五谷)。 |
攖 | yīng | 1.接觸;觸犯:攖其鋒。攖怒。2.糾纏;擾亂。 |
釃 | shī | [shāi]“釃1”shī的又音。[shī]1.又shāi2.濾(酒)。3.斟(酒)。4.疏導(河渠)。 |
瀲 | liàn | 1.形容水滿或滿而溢出:金樽瀲。2.形容水波流動:湖光瀲。 |
覯 | gòu | 遇見:罕覯(不常見)。 |
遯 | dùn | 同“遁”。 |
魆 | xū | 用于“黑魆魆”(形容黑)。 |
耤 | jí|jiè | [jí]1.帝王親自耕種(田地):“親祭先農,耤于千畝之甸。”2.租稅。[jiè]古同“藉”,借助:“以軀耤友報仇。” |
碲 | dì | 非金屬元素,符號Te(tellurium)。銀白色晶體或棕灰色粉末。碲和一些碲的化合物是半導體材料,金屬或合金中加入碲,可以改善它們的性能。 |
綮 | qìng|qǐ | [qìng]筋骨結合處。參見〔肯綮〕[qǐ]同“棨”。 |
鄫 | zēng | 1.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棗莊市東。2.中國春秋時鄭的一個附庸國,在今河南省柘城縣北。3.姓。 |
酲 | chéng | 形容醉后神志不清。 |
獒 | áo | 狗的一種,身體大,尾巴長,四肢較短,毛黃褐色。兇猛善斗,可做獵狗。 |
瘥 | chài|cuó | [chài]病愈:久病初瘥。[cuó]病。 |
稱 | chēng|chèn|chèng | [chēng]1.稱量,測物之輕重。2.權衡,比較。3.叫做;稱做。4.稱號;名稱。5.述說;聲稱。6.稱道;稱揚。7.著稱;聞名。8.名聲,聲譽。9.舉起。10.舉用。11.舉行。13.姓。[chèn]1.相當;符合。2.好;美好。3.量詞。指配合齊全的一套衣服。4.同“趁”。謂利用時機。[chèng]1.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2.古量詞。十五斤為一稱。 |
釅 | yàn | (汁液)濃;味厚:這碗茶太釅了。墨磨得釅釅的。 |
緌 | ruí | 1.古時帽帶打結后下垂的部分:“葛履五兩,冠緌雙止。”2.像纓飾的下垂物。3.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幟的垂流。4.系結。5.繼續。 |
蜩 | tiáo | 古書上指蟬。 |
璦 | ài | 1.美玉。2.〔璦琿〕地名。在黑龍江省。今作愛輝。 |
劂 | jué | 見〔剞劂〕 |
網 | wǎng | 同“網”。 |
酴 | tú | 釀酒用的酒母。 |
瞍 | sǒu | 1.眼睛沒有瞳人,看不見東西。2.瞎子。 |
甍 | méng | 屋脊:雕甍。 |
鹖 | hé | 古書上說的一種善斗的鳥。 |
翣 | shà | 1.古代儀仗中長柄的羽扇。2.古代殯車棺旁的裝飾。 |
輕 | qīng | 同“輕”。 |
蜱 | pí | 節肢動物,身體橢圓形,頭胸部和腹部合在一起,有四對足。種類很多,有的吸植物的汁液,對農作物有害;有的吸人畜的血,能傳染腦炎、回歸熱等。也叫壁虱。 |
隤 | tuí | 1.倒下;崩潰:“隤墻填塹。”2.毀,敗壞:“李陵既生降,隤其家聲。”3.降(福):“勤崇垂鴻,發祥隤祉。”4.安:“地隤而靜,故其生不遲。”5.疝氣:“陰腫曰隤,氣下隤也。”6.中國周代邑名,在今河南省獲嘉縣(一說修武縣)境內。 |
飖 | yáo | 見〖飄搖〗(飄飖)。 |
認 | rèn | 同“認”。 |
蔌 | sù | 野菜;菜:山肴野蔌。 |
漤 | lǎn | 1.用鹽或其他調味品拌(生的魚、肉、蔬菜)。2.(柿子)放在熱水或石灰水里泡,除去澀味:漤柿子。 |
澉 | gǎn | 〔澉浦〕地名。在浙江北部,臨杭州灣。 |
鱭 | jì | 魚,體小側扁,頭小而尖,尾尖而細,銀白色。生活在海洋中,有的春季或初夏到河中產卵。種類較多,常見的有鳳鱭、刀鱭等。 |
廑 | jǐn|qín | [jǐn]同“僅(jǐn)”。[qín]同“勤”。 |
蜾 | guǒ | 〔蜾蠃〕昆蟲。寄生蜂的一類。腰細。用泥土在墻上或樹枝上作窩。捕螟蛉產卵其體內,以作為幼蟲的食物。蠃(luǒ)。 |
鄮 | mào | 1.中國秦代縣名,在今浙江省鄞縣東。2.姓。 |
褕 | yú | 1.用野雞羽毛裝飾衣服。2.見〔襜褕〕 |
鲞 | xiǎng | 剖開后晾干的魚:鰻鲞。白鲞。 |
維 | wéi | 同“維”。 |
劁 | qiāo | 閹割(豬):劁豬。 |
漶 | huàn | 見〖漫漶〗。 |
趕 | gǎn | 同“趕”。 |
蝄 | wǎng | 〔蝄〕同〔魍魎〕 |
禛 | zhēn | 吉祥(多用于人名)。 |
瘌 | là | 〔瘌痢〕也作鬎鬁。〈方〉禿瘡,生在人頭上的黃癬及發癬。 |
* 網站為您提供14畫的漢字有哪些,14畫的字大全。